他们不敢弄火。这方面工作开展起来需要人力、精力和物力,但真正到位了,火源就能管住了,后续压力也相对减轻。第三,要推进森林托管。近年来,嫩江县和爱辉区实行森林托管机制,将一定面积的林地指定管护人,落实管护责任,年末支付工资,有效地调动了管护人的积极性,有的还动员子女一同上山巡查或管护,效果相当不错。今年秋防中,各地要借鉴两县(区)经验,落实托管机制,不断扩大规模。第四,要加强队伍建设。专业队伍是提高火灾预防和扑救能力的重要保证。我们的林场、乡镇、村屯,都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认真落实经济责任,把火源管理、火灾预防、火灾扑救等工作研究明白,搞清搞懂,心底有数,发生火灾真正实施有效扑救,并且到位。大家都知道,火源管理是第一位的,也是我们年年讲、经常讲的。上次会上我就讲过,你在道口设个卡、站两人、撂根杆,严格的说,车辆到了道口,司机下来登个记、签个名,虽然也起到了管理火源的作用,但作用不深,只是警示进入林区的人员和车辆,森林防火期到了,就好象稻谷成熟后,农民在地里扎个稻草人,给穿件衣服,鸟一看见就害怕飞走了一样。至于车辆进山没有、入林没有、车上带没带火柴都不知道,出现问题根本无从查处。今后,必须加强,建立专业队伍,采取有效办法,增强站卡作用,严管真查狠抓,起到事半功倍作用。二要落实森防保障机制。森防保障机制,涉及交通、信息、车辆、经费等诸多方面。在这里,我想重点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扑防兵力要扩充。日前我得到的信息是,省里原来计划新增的3000名兵力,如果能够落实,计划给黑河1000名。我的想法是针对今年的大环境,新增兵力保证给大家,市里的扑火经费如果年末有结余,也用于购置设备发给各地,市里保证不占用。在兵力补充方面,去年爱辉区组建季节性村民扑火队的做法给我们很好启示,每到防火季节,每个村组建15至20人的季节扑火队,财政发给两至三个月工资,不着火也给,调动村民参与防火的积极性。如果全市每个乡镇参与的村民达到300人以上,我们的兵力将会得到明显扩充。第二,扑防工具要提档。上次防火会我也讲了,在物资保障上,嫩江县购买的日本灭火机风力强、马力大、性能好,每台才3000多元,购置100台才30万元。据介绍,一条几十米的火线,一名专业队员背一台这样的风力灭火机,就能及时扑灭。其他各县(市)区,筹集点资金,购置100台,既能实现机具提档升级,也能提高火灾扑救战斗力。第三,运兵运输要及时。做到这一点,必须有运输车辆做保证。各地要高度重视运输车辆配备,该更新的必须更新,该购置的抓紧购置,不仅要做到数量足,还要做到档次高,保证兵力及时上去。
(二)关于完善“五个系统”。一要完善网格管护系统。各县(市)区要把结合实际情况,将林地具体划分为若干网格,不是说形式上的网格而是实战上的网格,一旦发生火灾,点击网格就能知道林相、道路、林地、山地、村屯、草塘等各方面信息和相关地理信息,一目了然,非常清晰,便于指挥。嫩江县在这方面做的很好很实,希望大家借鉴一下,抓紧完善。二要完善防火通信系统。对通讯系统,总的要求是利用今明两年实现全覆盖,对讲机和移动手机都不存在死角。会后,各地要组织林业、防火、通讯等部门,认真研究,加以完善,消除盲区。三要完善观察瞭望系统。在这方面,对目前没有达到瞭望全覆盖的地方,我给大家一年的时间,力争到2010年实现全覆盖,不能有死角,并且站到哪个角度都能瞭望到林区情况。同时,每个县(市)区都要尽可能地建立几套视频监控瞭望系统,在易发生火灾的地方,塔上安装视频瞭望系统,全市力争利用两至三年时间全部安装到位。四要完善生物阻隔系统。对林区内道路、河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