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去年专门安排补植补造资金1200万元,补植任务15万亩,并下发*省*风沙源治理工程补植补种实施办法,规范补植补造;各市、县、局也积极筹措资金,用于补植补种。*自治区结合实际,适时出台了“五个”严格制度,建立了盟市、旗县、乡、村、户五级管护体系。赤峰市对各地禁牧情况实行目标考核制度,造成重大森林资源严重破坏的,实行一票否决。*市延庆县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禁牧工作的意见,实行羊只处理补偿、安置人员就业等奖励政策,对放牧破坏植被的行为采取惩罚措施。目前,*、*等省市已经基本建立了*工程造林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值得其他省区学习。
五是依靠科技,加强培训,提高治沙能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10年来,工程始终把科技摆在首位,不断探索治理新模式,推广新技术,总结推广了近百种高效治理模式。*的困难地造林、*的“封造结合”、*的“6+1”灌草高效治理、*的“两行一带”防风固沙等模式的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市蓟县还成功探索并运用了苗木低温贮藏、延时造林等技术。同时,各地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10年累计培训超过1000万人次。*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150多次,培训各类人员90万人次,印发相关技术资料100多万份。
六是改革创新,探索机制,激发建设活力。体制创新和机制活化是促进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动力。各地根据国务院治沙决定、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和中央集体林改文件精神,相继制定了林改方案,改革工程运行体制机制,探索荒山荒沙荒地造林的新政策、新机制、新举措。国家林业局治沙办还专门召开了林改工作经验交流会。*市蓟县困难地造林采取“公司+技术人员”承包制、飞播造林采取“公司+专业队”承包制、平原林网采取“公司+乡镇林业站”承包制,这些承包机制不仅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而且加快了营造林进度,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省全面实行了集体林改,出台了荒山承包与流转等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类主体投资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先后有中信、中农春雨等公司投资参与工程荒山荒沙治理。据不完全统计,工程实施以来,张家口、承德两市共有53家企业参与工程建设,累计投资4.8亿元。*赤峰市20*年积极推广招投标、合同制和先造后补三种机制,全市在完成当年林业建设任务的同时,还超额完成20余万亩荒沙治理。
七是规范运作,强化管理,确保工程持续健康发展。去年,工程区根据新闻媒体所反映的问题,全面开展“回头看”活动,贯彻落实*工程省部际工作层协调会议精神,对工程2000年启动以来逐步建立起的五项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对“回头看”查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整改。一是完善了以工程管理办法为核心的一系列工程建设规章制度,合同制、监理制等现代管理制度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二是完善了工程档案管理与达标制度,工程区省、地、县都配有专用计算机及应用软件,并由专人负责,规范化管理,实现了户有卡、村有簿、乡有档、县有库、省联网的档案管理目标。三是完善了工程信息调度与反馈制度,自下而上建立了百余人的工程信息员队伍,确保了对工程进展情况按时提供准确信息。四是完善了工程县级自查、省级复查和国家级核查的三级检查验收制度,促进了工程建设速度和质量的提高。五是完善了“三专一封”的资金管理与使用情况定期稽查审计制度,避免挤占和挪用,确保了工程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安全运行。
八是典型引导,榜样带动,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新理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也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新目标。去年*工程的治理典型在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反映了工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