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造林4.1万亩;怀化市把“三边”造林绿化作为亮点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实事工程来抓,完成“三边”造林20.0万亩。
5、无节良材和优材更替开局良好。按照厅党组提出的20*-2011年完成无节良材培育100万亩,优材更替20万亩要求,省厅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无节良材和优材更替培育工作的通知》,先后制定了《*省无节良材培育技术指南(试行)》、《*省无节良材培育检查验收办法(试行)》和《*省优材更替检查验收办法(试行)》。各地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全省完成无节良材培育41万亩,优材更替12万亩,超额完成了任务。其中省厅造林处、退耕办、保护处、林场局、世行办率先办点示范:无节良材18050亩,优材更替4250亩。
6、社会投资造林充满生机。去年社会投资10.5亿元用于造林绿化。怀化市引入4.7亿元民间资金投入工业原料林建设,占造林总投入的75%。邵阳市非公有制造林21万亩,占整个造林的74%。益阳市公司、大户造林11.7万亩,占全市造林的57.7%。常宁市286户返乡农民工投入3500万元发展油茶,全市先后引进9家企业投资7.7亿元发展林业产业,民间投资占林业投入的80%以上。
过去的一年,各地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一把手亲自抓造林。从省到市县,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特别是一把手亲自抓造林绿化成为自觉行动,造林绿化已成为“书记工程,市县长工程”,对推动营造林乃至全省现代林业建设的作用是前所未有的。二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各地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加强宣传和引导,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群众参与的原则,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努力增加投入,为造林绿化提供了资金保障。三是勇于改革,创新发展模式。各地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鼓励各种市场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转让、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参与造林绿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和专业合作组织、大户造林等又有新的进展。四是坚持科学管理,实行质量全程监督。各地大力推行领导到一线指挥、氛围在一线营造、质量在一线检验、问题在一线解决、督查在一线落实的“一线工作法”,在实施过程中严把规划、种苗、整地、栽植、管护、验收 “六关”,确保了造林成效。
同志们,我省营造林工作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和宝贵经验,凝聚了我们全省营造林战线上同志们的智慧和辛劳,省厅党组对我们的工作是非常满意的。但是成绩只能代表过去,重要的是要面向未来,是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积极的态度,采取更有效地措施,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当前,在营造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一是立地条件困难地区的造林绿化任务很重。全省石漠化地区以造林绿化为主的综合治理还相当艰巨,其中“三边”地域待造林绿化面积达200万亩之多;二是低产低效林分面积大,林地生产力水平低的状况还没有改变。全省低产低效林待改造面积达3600万亩,中幼林需要抚育的面积还有3000万亩之多;三是造林质量不平衡、不稳定,薄弱环节多。适地适树在一些地方贯彻得不好,在树种配置、整地方式、防火林带等配套设施都存在一些问题;未成林抚育和管理措施在一些地方还不到位;造林质量不高,成活率低的问题依然存在,个别县的重点工程造林质量合格率不到5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