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三农”工作、服务“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要围绕改革创新加强领导。要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激活农村发展的内在活力,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要加大粮食生产力度,把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尽快落实到基层和农户,促进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要加大力度培育特色农业和名优产品,加快优势产业发展,提高已有的特色产业的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要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科技+市场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培育更多的产业化龙头,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地带动农民致富。要拓展农民就业渠道,既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劳动力需求潜力,又要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多渠道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要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继续深化和整合“农业155”、“村会协作”,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中介机构,组织广大农民走南闯北开拓市场。对农民技术员、卫生员、计生管理员、农机员等几大员,要用新的机制组织起来,逐步把队伍健全起来,把体系完善起来,形成比较配套的服务网络。各级各部门要拓展思路,用改革的方法,创新的方法,统筹的方法,落实好今年的工作举措,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第三,要围绕落实责任加强领导。“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尽的重要职责。县(市、区)党政一把手都是“三农”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三农”工作上,做到亲自抓、负总责。县(市、区)班子领导成员不论分工如何,都要关心和研究“三农”工作,挂乡包村,经常深入基层和农业农村工作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与基层干部共同研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办法和途径。乡镇书记、乡镇长要切实担负起抓好“三农”工作直接责任人的责任,集中时间和精力,全力以赴抓好“三农”工作,并督促班子成员做好挂村包组工作,切实履行抓“三农”工作的责任。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要把支农服务举措落实到位,做好传技术、授经验,解难题、释民惑、递信息、拓市场等方面的工作,搞好良种、化肥、农药、地膜等农资的储备、调运和供应,确保农业生产需要。
第四,要围绕形成合力加强领导。要继续实行市领导联系县(市、区)、市直部门挂包县乡制度,部门干部下派乡镇、村组制度,形成市县乡三级联动、共促共为的合力。各职能部门要本着关爱“三农”、帮助农民、多为农村办实事的精神,加强指导,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优质服务,切实把事关“三农”工作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积极筹措资金、物资,帮助解决农村急需解决的困难。各有关方面特别是涉农的农林水利、土地矿管、金融保险、社会保障、扶贫开发等职能机构,要互联互动,把服务延伸到农村,形成全社会支持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的整体合力。下派驻村任职干部工作在基层,生活在农民之中,是推动农业农村工作的一根标杆,一定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履行职责,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带领农民群众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局面。
第五,要围绕夯实基础加强领导。推进“三农”工作,必须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各级各部门要更多地理解基层和关心爱护基层干部,满腔热忱地支持和帮助基层做好工作,对基层干部政治上要爱护、工作上要支持、生活上要关心,切实为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解决难题、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基层干部贯彻执行各项农村政策的本领,**管理、依法办事的本领,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本领,做好群众工作、建设和谐社会的本领,坚持“两手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本领。当前要以开展保持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