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坚持商品薯、专用薯、种薯“三薯”并举的思路,加快发展薯产业,确保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其中脱毒马铃薯推广面积达到40万亩。二是要积极培育后续产业和特色增收项目。因地制宜,按照“选种良种、示范带动”的思路,大力发展核桃、小杂果、苗圃、黄芥等特色产业。建设核桃示范基地1万亩,特色葡萄、杏、油桃、树莓等小杂果示范基地1000亩,继续在中南部扩大黄芥种植面积。三是要加强产业化服务体建设。大力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等各类龙头企业,全年引导建成省级农产品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产品龙头企业3家。对去年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进一步完善内部分配、民主管理等制度,规范运行管理,扩大经营规模,壮大经济实力,充分发挥为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职能。今年引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新建村级信息服务站25个。
三)围绕农业增效,在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新成效。着力抓好农村水、电、路、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年内解决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10kv农网改造58公里,380v农网改造47.5公里,220v农网改造174.58公里。完成307国道、靖志路、县城至青阳岔、张巴路、靖杨一级公路等农村道路建设任务。新建各类淤地坝40座,完成龙眼等4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任务,力争将大台、胡坪、元峁、尹家沟、石底子、袁家湾、大桥畔等7座小型水库和蒋家窑则、雷河咀2座大型水库列入国家项目投资计划。全面完成5.5万亩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和1万亩省级中低产田改造任务,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高质量完成6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任务。加快以沼气、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为重点的新能源建设,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2500座,太阳能灶1500台,太阳能热水器800台。全年推广新型农机具5000台(部),移民搬迁205户1039人,实施危房改造500户。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180平方公里,植树造林12万亩,建成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基地20万亩,全面改善农村生态人居环境。
(四)围绕典型示范,在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坚持“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的原则,继续开展“星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活动,年内建成“星级”新农村30个,力争建成小康乡镇2个,小康村20个。要以“千企帮带”、“百村示范”、“十村样板”活动为契机,全力抓好市级示范村、县级示范村和企业帮带村的建设。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和带动全县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
(五)围绕创新发展,在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上取得新成效。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成果转化、技术培训、信息传播、试验示范、人才培养“五位一体”的农技推广新机制,全年引进新技术20项,引进新优品种50个,试验示范推广40个。充分发挥驻山东寿光办事处的作用,借鉴先进经验,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和农产品分选包装市场标准化建设,加强农产品保鲜、贮藏、配送、运输等物流体系建设,积极推行产销直挂、连锁经营、产品配送等现代销售方式,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年内建成蔬菜交易市场3个,种薯储藏库5座。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以乡镇为单位,打造2-3个能够在全省甚至全国叫得响的拳头产品,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交易会,进一步提高我县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深入推进“人人技能工程”,全年培训农民6万人次,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万人次。
(六)围绕农村和谐,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以创建全省“教育强县”为契机,加快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步伐,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认真落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