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工程”四大工程为载体,加强农业生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提高先进适用技术的覆盖率、到位率。要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引导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以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形式,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在普及现有农业技术的同时,要围绕基地建设和农产品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园区,积极引进、示范农业高新技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三要完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重点是推进“农技110”体系建设和“农民信箱工程”的普及应用,以农村信息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同时还要依托农民素质工程,加强农村科技教育和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造就一批有知识、有技术的新时代农民。
三、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创造良好环境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各级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扶持,强化服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业产业化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良好格局。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业产业化工作作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尤其是县、乡镇(街道)两级领导要把更多精力放在抓农业产业化上,要一个产业一个产业研究,一个产业一个产业抓落实。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的作用,定期研究农业产业化工作,加强农业产业化的协调发展,要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项目责任制和奖惩制度,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主导产业和重点龙头企业实行领导联系制度。
(二)加快规划实施。今年3月,市政府下发了《xx市“345”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各县(市、区)要以此为基础,结合各自实际,抓紧编制当地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并切实加快实施,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在制定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科学确定主导产业、主导产品及其发展规模;在主导产品的布局上,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农民意愿,把农产品基地建设与农产品市场开拓和龙头企业的培育充分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和安排;在龙头企业的培育上,要以特色农产品加工为重点,注重发展新型农业龙头企业。还要把近期的发展重点与中长期战略目标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与“十一五”规划结合起来。
(三)加大政策扶持。为实施农业特色产业规划,加快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市里将出台《关于实施“345”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的若干意见》。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文件,是政府扶持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及市政府的扶持政策。一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市政府将对支农资金进行统筹整合,重点支持龙头企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等。各县(市、区)也要加大财政倾斜扶持力度。二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业银行、农发行和农村信用联社,要积极调整信贷结构,提高对农业产业化及龙头企业的信贷比重,通过小额信贷、短期信贷、中长期优惠信贷、专项信贷等一系列灵活多样的信贷组合,为主导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三要落实和完善其他优惠政策。税务、工商、质检、国土等部门,要一项一项落实好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各项优质服务。
(四)优化发展环境。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三服务”活动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各相关执法部门要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同时不断创新监管理念,坚决禁止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同时还要改善服务,要做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