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三要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休闲农业是我市的一大特色,但当前我市休闲农业存在着亮点不多、层次较低等问题,要抓紧编制完善发展规划,深入挖掘各地饮食、民俗、人文等资源,不断丰富和提升农家乐的内涵,使每一个农家乐休闲旅游示范点都能充分体现xx特色和生态优势。同时,要开展宣传促销,加强业务培训,制定统一标准,规范监督管理,加快推进我市农家乐等乡村休闲旅游健康发展。
(二)突出组织建设,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完善产业链条、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农民素质、组织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载体。要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今后一项重点工作,下大力气抓紧抓好。一要抓机制创新。要以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通过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明晰产权制度,用合同的方式规范服务内容、方式,用会员、社员制明确自主管理决策制度。
要按照遵从农民意愿的原则,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大力促进以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跨区域经营,走联合发展的道路,不断壮大自身实力。二要抓规范运作。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对处在起步阶段尚不规范的专业合作组织,要加强指导,帮助他们建档立制,完善管理制度。有计划地对基层干部、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和农民开展培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要引导合作组织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股份合作或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同时,还要适时引导合作组织向经济实体发展,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三要抓典型带动。这次会上表彰了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各县(市、区)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总结推广好的典型,力求在发展中规范,在实践中提高,在探索中前进。
(三)突出做强龙头,着力提高龙头企业的带能力。推进产业化关键是要引进、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培育一个龙头企业,就能形成一个系列,振兴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为此,一定要按照“高水平、大规模、专业化、带动强”的原则,采取政府扶持、招商引资等措施,重点抓好“六十”龙头企业的培育。一要引进与培育并重,不断壮大龙头企业群体。要通过扶大龙、育新龙、兴小龙,培育一批带动力强、辐射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和发展一批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的种养、加工、销售专业大户。要深入实施借力发展战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我市生态特色农业品牌,加大吸引国内外知名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知名大企业来衢投资农业产业,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农业龙头企业量的扩张。当前,重点要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建立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库,加快市农产品加工园区扩容,抓好种子种苗业、畜禽业、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等特色农业招商活动,努力实现农业招商引资新突破。要出台激励政策,引导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的合作和嫁接,鼓励本地工商企业和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创办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二要提升素质,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实力。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引进和应用各种先进设备、工艺、技术和管理,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要加强人才引进与培训,培养造就一支具有战略眼光、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龙头企业家队伍。三要发挥作用,带动农民收入增长。带动农民增收,既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更是我们扶持龙头企业的根本目的。广大龙头企业要树立为农民服务、助农民发财的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