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着眼于谋求共赢。二要正确处理农业龙头企业与各级政府的关系。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起着骨干、示范、带动作用,各级政府有义务、有责任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加强引导,加大投入,为龙头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支撑。三要正确处理龙头企业与农业的关系。农业龙头企业根植的基础是农业以及特色产业的发展。因此,各类龙头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基地发展、农民增收和企业创利之间是互为依存的关系,企业产品生产基地和收购要尽可能在本地安排,最大限度地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二、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加快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根据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坚持特色竞争、科技先导和体制机制创新,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为重点,以完善组织制度和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系列化加工、品牌化营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格局,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绿色特色高效农业的转变。
“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一是产业特色优势进一步强化。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深度挖掘地方特色农产品,到2010年,全市特色农业产业总值达到300亿元,做大、做强、做优“345”特色优势产业。
二是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重点培育“六十”农业龙头,围绕“345”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一批竞争力强和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同时,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明显增加,产业链条明显延长,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到“十一五”末,全市农产品加工率提高到33%以上。
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按照“逢村必合、逢业必合”要求,扶持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经营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力争60%以上的农民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四是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实施农业“名牌战略”,积极组织经济主体申报绿色有机食品、原产地域标记产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等。到2010年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食品类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和绿色标准,培育绿色、有机食品达到50个,原产地域标记产品30个,省级以上名牌、著名商标20个,培育10个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的农业品牌,力争培育1-2个特色农产品成为全国驰名商标。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突出生态特色,着力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生态是xx的最大优势,也是时代对农业和农产品的新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业。一要不断提升传统农产品品质。深入实施xx市“345”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建设“三大农业产业带、四个区域性集散中心、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的要求,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打响xx农业品牌。我市拥有一批传统特色农产品,如xx柑桔、衢江三元猪、常山胡柚、开化龙顶、江山“一桃二白”、龙游竹制品等,对这些产品,要进行重点研究,加大科技攻关和市场开发力度,提升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二要引进开发新型特色农产品。通过引进新品种、加大技改力度等工作,新开发一批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特色农业产品,凸显xx农业新特色,真正把特色产业培育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