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旅游。合理利用自然村寨、古村古镇,建设特色景观旅游村镇,规范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等旅游产品。要大力发展旅游购物,提高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旅游商品要提高文化创意水平,旅游餐饮要突出地方和文化特色,旅游经营服务要体现人文特质。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
要提高开发质量,第三、努力提高质量。首先。把开发乡村旅游与维护环境和历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不时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和功能,增强其参与性、趣味性、互动性和知识性,其次要切实加强对经营人员相关旅游知识和服务规范方面的培训,提高乡村旅游的经营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完善我市乡村旅游星级单位的考评方法,出台农家乐乡村旅游示范村的评定规范和奖励办法,通过创建评比,惩办奖励,促进我市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三、加强领导、齐抓共管。
第一、加强领导。建立乡村旅游统筹协调机制。市里成立乡村旅游富民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由绍业、益丈两位副市长及贯一主任、金才主席担任,小组成员由农办、旅游、农业、水利、林业、财政、交通、国土、发改委、建设、文化、规划、劳动、环保、广电、扶贫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富民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主要负责乡村旅游富民工程规划指导、政策制定、线路星级考核验收和与各成员单位的协调。各相关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密切配合,主动参与,充分用活各种支农惠农政策发展乡村旅游。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机构,明确责任,负责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的具体实施,要结合外地实际研究制定发展乡村旅游的扶持政策。
第二、各司其职。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通力合作。各相关部门要共同营造一个加快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的良好氛围。旅游部门要切实履行行业主管部门职责,负责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富民工程的行业指导和管理;农业部门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局部,积极指导乡村旅游单位开发名优特农副产品,发展特色农业;文化部门要加强对乡村旅游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与乡村文化建设相结合,开发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产品;交通部门要结合农村路网建设,优先解决交通干道、重点旅游区到乡村旅游区(点)道路交通、公交线路、标牌、标识等问题;建设部门要加快乡村旅游区(点)垃圾和污水处置设施建设,推进旅游村镇街道硬化、绿化和亮化工作,指导旅游村进行房屋外表改造,全面推进旅游型村镇建设;水利部门要紧紧依托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加快推进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发展涉水旅游项目,利用农村平安饮水工程努力保证乡村旅游点用水需求,以旅游业为重要产业的旅游村要求自来水全部入户;林业部门要以森林公园等为重点,加大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电力部门要加强乡村旅游区电力设施的更新、改造和维护,确保用电需要和安全;通信部门要将乡村旅游区纳入通信设施建设规划,实现乡村旅游点信号全覆盖;广播电视等部门要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区有线电视和互联网宽带进村;劳动部门要积极利用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专项资金,与旅游部门联合做好从业人员培训;公安、物价、工商、卫生等部门要加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治安、物价、市场秩序、食品卫生平安等方面的服务与管理;新闻媒体要加大乡村旅游宣传力度,营造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第三、规范管理。乡村旅游的继续、协调和健康发展离不开规范的监管。这次的乡村旅游星级线路规范就是一个创新。抓紧推行湖南省乡村旅游区(点)星级规范和我星级线路规范,尽快建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