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权。继续抓好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完善生态公益林管护与补偿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集体林权制度和运行机制。继续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逐步分离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推进国有农场体制改革。
2、建立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各类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必须实行占一补一,不能自行补充耕地的,必须按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质量不降。抓紧编制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原则,科学合理安排村庄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根据区域资源条件修订宅基地使用标准,逐步对“一户多宅”进行清理、处置。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成立县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并引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土地基本用途的基础上,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3、加快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巩固和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等方式择优聘用专业技术人员,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推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力争3年内在全县健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并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点。积极发展“专业化农技站+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三位一体的农技推广模式,大力开展农村新型实用技术培训,使主要先进适用技术入户率达90%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贡献率均达60%以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和农业综合执法力度,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支持龙头企业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全县力争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等农产品品牌10个以上。加快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加强县级农产品市场建设,特别是江水梨营销网络建设。
4、加快农村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推进农民知识化工程,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培训教材三位一体的农村人才培训体系。有计划的在农林水等院校择优选拔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围绕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以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为重点,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全面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同时,针对当前农民工返乡多就业难的问题,积极落实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我县工业园新上项目多、用工需求旺盛的优势,积极采取委托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开展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实现广大农民身份由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转变。
5、加快农业机械化体系建设。启动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落实农机补贴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补贴政策的拉动作用,调动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引导农民组建农机合作组织。积极推广水稻田间作业机械及其配套机具。加强油菜和水稻收割全程示范基地、机耕道建设,提高农机技术推广和安全监理服务水平。积极扶持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力争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耕作率达到60%、收割率达到35%。
五、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确保实现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1、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全县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站在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新压力新挑战,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积极创新思路,强化领导责任制,切实把抓好发展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和农民增收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