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龙头企业扩张和裂变。
6、加快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建设。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建立以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以农产品购销市场为载体,以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为引领的现代农副产品流通体系。要抓住省财政今年新增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服务、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初级产品分级包装、储藏运输和市场营销进行补助的机遇,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农户”的经营和流通新模式,大力扶持农产品经纪人和专业营销队伍,发展产销直挂、配送销售、网上交易、自营出口等现代营销方式,充分利用各类会展,开展农产品展销、促销活动,搞活农产品流通。每个乡镇要围绕本地优势产业,培育发展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农民经纪人,全县要重点扶持打造8-10个在全市乃至全省有一定影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加大农村基础投入,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今年全县要搞好55个省级建设点和21个市县共建点的建设工作,同时,策应工业园区建设,继续大力推进牛湖公路沿线整治。新农村建设点上的工作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抓好“三清七改五普及”和“三绿一处理”工作,在着力解决“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等问题的同时,推进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村旁绿化和垃圾无害化处理。以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着力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力争80%的建设点形成“一村一品”。以农村新社区为依托,大力开展“三村十星”和“文明和谐村庄”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加强“一会六站”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理事会功能。全面推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村“两委”班子、村民小组、党小组与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管理模式,不断探索健全新农村建设长效管理机制,促进新农村建设“五新一好”整体推进。
2、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实施农村通畅和通达工程,加大对通乡(镇、场)公路改造力度,全年确保改造县乡公路30公里,加大乡村公路改造力度,完成71公里通行政村水泥路或柏油路建设,年基本实现乡与乡之间联网公路、乡镇与行政村之间主干道路通水泥路或柏油路。加快乡镇客运车站建设,逐步形成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力度,力争全年解决30000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逐步构建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饮水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工程,打造湖口“信息化新农村”,年全县行政村通宽带要达到90%以上。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编制和完善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抓好田间灌排、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完成4座小(一)型以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水利血防项目建设任务,力争工业园堤防升级及江岸整治工程立项成功,进一步提高农业旱涝保收能力和水利对工业的支撑作用。
3、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利用和管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继续实施林业灾后生态恢复重建工程、长江防护林、血防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着力抓好城镇、村庄、工业园区绿化,加快高速公路、铁路和乡村公路的“通道绿化”建设,实现年内造林4万亩。加大农村沼气能源建设力度,结合新农村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好集中供气大中型沼气池,实现全年新增沼气2000户以上的目标。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无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