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素质教育。把远程教育与文化共享工程结合,发挥好“远教影院”的作用,不断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设备,为农村财务管理、流动党员管理、村干部网上论坛、信息查询等提供平台。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及时掌握农村党员群众需求动态,搞好节目预告,及时梳理、更新节目内容,切实增强节目的时效性。②抓好“主题月”和“学习日”活动。根据省里要求,以后每年的3月、每月的15日分别为“远程教育主题月”和“远程教育学习日”。各县(市、区)都要根据自身实际确定相应的“学习日”。“主题月”和“学习日”主要内容是宣传远程教育,利用直播课堂开展各类专题讲座,组织专家咨询团进行网上咨询、下乡助教,还要组织“远教流动课堂”,进村入户,为农民服务。通过组织技术比武、知识竞赛、学用成果展示等活动,交流学用经验,以赛促学,以学促用。为加强这项工作,市远程办将择机对主题月和学习日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③抓好示范点建设。计划建设22个省级学用示范点和100个市级学用示范点,县(市、区)都要有2个左右省级学用示范点,10个左右市级示范点。市远程办将于9月份进行检查验收,并进行示范点
授牌仪式。力争在十七大召开前完成。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全面推进远程教育工作上新台阶。三是加大培训,提供学用保障。抓好站点管理员的培训,着力建设一支“懂技术、有经验、会操作、善管理、勤维护、相对稳定”的管理员队伍。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要求,搞好培训,提高工作水平。要进一步明确站点管理员的职责,发挥他们在远程教育工作中的宣传员、信息员、操作员的作用。要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好站点管理员的积极性,特别要解决好站点管理员的报酬问题。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市县两级都要建立一支门类齐全、数量充足、热心服务的辅导员队伍,通过专家咨询、网上答疑、送教下乡等互动形式,为农民群众提供业务指导。要发挥电信部门技术人才的优势,辅之以电脑公司等社会力量,及时处理学用过程中技术、线路、网络等问题,为农民群众开展学用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三、加强协调,整合资源,合力构建共享互惠的远程教育平台远程教育工作,事关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各县(市、区)一定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特别是要整合好各类资源,按照省委的要求,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努力构建组织部门牵头,各部门积极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把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成为一个开放型、多功能、宽覆盖的综合性教育平台。
一是同担一份责任。各地要把远程教育工作摆上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特别是十七大以前一项政治任务、党的建设基础工程来抓。纳入党建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落实好成员单位和领导干部远程教育联系点制度,努力把联系点建设成示范点。要不断探索远程教育工作的规律,进一步建立健全远程教育“建、管、学、用”各项制度,形成科学的制度体系,推进远程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共建一个网络。要按照统一规划,分工协作的原则。在站点、设施、阵地建设上,市县两级要注意把远程教育与各部门单位正在进行的网络工程,如电信“村村通”工程、农民信箱工程、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部门的网络与设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形成“大网络”的格局。
三是共享资源成果。要整合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