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工作,为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农村信用社是我县重要的地方金融机构,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去年9月20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各项工作,由此拉开了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序幕。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深化信用社改革的有利条件,继续保持好的发展势头,不断扩大规模,提升运行质量,增加经营效益,为全县农村信用社和农村经济的稳健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一,切实做好支农服务工作。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期间,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通过强化支农服务工作来维护农村信用社良好的信誉,进一步增强影响力和吸引力,使广大农民群众更加支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全县信用社要坚持在深化改革中支持发展,在支持发展中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在抓好改革各项工作的同时,毫不放松支农工作。要根据当前农(本文权属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 查看)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三农”政策的变化,不断总结推广支农服务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要把小额农贷作为农村信用社取信于民的金字招牌,合理调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限额和发放范围,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投入。要结合贯彻银监会《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指引》,积极探索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等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途径,解决专业户、重点户的大额贷款需要。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发扬“背包银行”、“流动银行”行商精神,深入千家万户,把“送贷款上门、送政策到乡、送信息到村、送科技到户”作为改善服务质量、端正支农方向、沟通社会关系的“金钥匙”,支持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要继续做好存款组织工作,确保存款的稳定增长,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第二,切实抓好不良贷款“双降”工作。不良贷款的真实下降不仅关系到资产质量的提高,关系到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扶持政策能否落实,也关系到经营机制的转换,更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与支农后劲,体现改革试点工作的成败。去年底,省、市分别下发了这方面的文件,县政府也即将出台文件,对帮助农村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依法打击逃废债务进行专题部署。县(乡)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把农村信用社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帮助解决清收不良贷款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各信用社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清收不良贷款和依法打击逃废债务等各项工作。同时,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清收不良贷款的时间、任务进度表和相应的措施办法,把握各阶段清收重点,及时组织实施。法院、公安、监察、工商、税务、房管、银监、联社都要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形成共识,抓住机遇,(本文权属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 查看)精心组织,重拳出击,共同做好清收不良贷款和打击逃废债务的工作,促进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提高。当前,最主要的工作是要层层分解落实清收不良贷款的任务,加大清收力度,对清收中的重点、难点对象要排列清单,提供必要的附件,报送县政府和有关部门,逐户发出催收通知并进行强力清收,对逃废债务的要依法清收,确保我县农村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和依法打击逃废债务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第三,切实抓好增资扩股工作。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工作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各项工作的重点,是涉及到能否争取到资金扶持政策的一项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