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经营者都必须遵守等价交换的原则,在经济活动中有充分的自主性,减少各种制约和运行层次。这对于强化人们平等观念和民主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一旦等价自主原则渗入到党员政治生活,就会使一些党员的价值观念、行为取向走向庸俗化,组织纪律观念淡化,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当前,农村党员务工经商已相当普遍,在政治生活中,会有意识无意识地把市场经济等价自主的思想照搬过来,只要民主,不要纪律,只要权利,不要义务,党员过组织生活,要误工补贴在农村已不是个别现象。同时竞争求利的原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会渗透到党员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中去,致使有些党员在商品、金钱、利益等物欲驱动和“随俗”、“从众”心理诱导下,在政治生活、工作交往、人际关系中放弃党性原则。
3、方式方法的单一。基层党员教育工作措施不力,效果不佳,给改进党员教育方式、内容带来新的课题。农村党员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可以说是当前一个比较普遍性的问题。从客观上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的增多,要召集全体党员进行集中教育,实际操作上有难度。而且近年来,上级布置的各种教育活动,如农村集中性教育,主要由镇(街道)一级负责实施,对村党支部往往只有任务要求,缺乏具体操作和目标考核,造成“上面热,下面冷”的局面,而且教育对象一般只抓到村干部为止,普通党员由于量大面广,很难涉及到,从而影响教育质量。从教育自身来看,对党员的专题教育少,以会代训多;形式多样的学习少,读报、读文件的多。许多农村党员反映,不少教育活动缺少一种吸引力和感染力,党员参加这些活动,更多的是从遵守组织纪律出发,感受不到参加后有明显的收获,在参加了一些教育活动后,思想上原先存在的困惑,特别是一些“疑点”、“疙瘩”,并没有得到解决。
三、对策与措施
1、科学制订教育计划。首先,在制订教育计划前要对党员队伍作一次全面调查,了解党员队伍现状,听取广大党员对教育的要求和意见,以此作为制订计划的主要依据;其次,教育计划要按年度制订,并分解到季度、月份,在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要建立反馈机制,了解受教育党员的满意度和不足之处,不断加以改进,使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第三,要围绕当前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农村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提前考虑,设计每次的教育主题,研究制订详细的教育计划,注重可行性和操作性,使整个党员教育纲举目张,方向明确,便于实施。
2、合理确定教育内容。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使党员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献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带领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实绩的先进分子。”这是新时期党员教育的指导思想。依据这个指导思想,我认为,当前对农村党员要进行四方面内容的教育:一是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形势任务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当前尤其是要加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三是科技知识教育。大力加强农村党员科技和文化知识教育,帮助党员学习农村实用技术,带领群众搞好科技兴农和科技致富,有条件的可在课堂教育的同时,进行实地操作和现场观摩。四是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要加强理想和宗旨、党性和纪律、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教育,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