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抽验等阶段性专项整治,做到了定期与不定期、抽检与接受举报并重,打击了一批违法违规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是组织保证得到加强。从今年3月8日起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挂牌运作,进一步理顺和加强了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同时,县政府还专门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加强对面上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
三是运作机制逐步规范。建立了一套以食品安全委员会会议、重大事故报告、信息报告发布、目标管理责任书等为主要内容的制度体系,为下阶段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证。
回顾总结前阶段工作,可以说开局良好,成效明显,但要真正做到“消费安全”,还任重道远。
二、下阶段工作要点
1、扫尾攻坚,加快“放心店”建设。即现代流通网要尽快建成。一是到6月底实现村村有“放心店”。按照去年工作经验和有关部门调研结果,未按要求完成“放心店”建设的镇街要抓住“五一”黄金周消费旺季,全力攻坚,完成扫尾工作;二是全面启动学校内商品统一配送和“超市便利店”建设工作,利用暑假期间对校内商店开展集中改造,力争在今年8月底前基本完成。
2、健全制度,进一步完善网络。一是查漏补遗,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消费安全和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建设工作已明确的有关制度,理论上有些制度已经相当完善了,但仍要回头看一下,作必要的补充完善;二是农村消费安全建设领导小组和食品安全委员会要与有关部门、各镇街签订好目标责任书,做到责任明确,有据可查;三是进一步构建完善农村消费安全的群众监督网、监管责任网和商品准入制度,以及药品放心工程的药品供应网络和药品监管网络。
3、依法监管,着力开展专项整治。一是开展以“放心店”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消费市场专项整治。今年春节前,通过县抓城区、抓重点和抓声势,各部门与镇街联动抓地摊式检查等方式,开展过一次联合执法行动,整治效果相当好。下阶段,要继续采取定期与不定期、节日与平时相结合等方式,按照准入制度、“五统一”等要求进行专项整治,开展回头看。
二是在食品放心工程上,重点对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黄酒、碳酸饮料等食品在各环节开展专项整治。在种植养殖环节,从方案起草到牵头组织上,由县农业局为主,统一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完善农产品质量监控办法,加强畜禽屠宰行业管理,清理整顿定点屠宰厂,严厉查处和打击私屠乱宰、加工注水、出售病害肉的违法行为。在生产加工环节,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根据省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开展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活动,整治的重点行业是黄酒、碳酸饮料、糕点、食品包装材料、添加剂等,重点区域是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重点对象是不符合基本准入条件、管理差、质量安全无法保证的小作坊和无证照黑窝点,重点内容是整治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在食品中掺杂掺假及产品质量低劣等问题。通过集中整治,争取到11月底前,摸清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状况,基本完成食品企业标准清理工作,完成肉制品等10类食品及全面启动茶叶等13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对食品加工企业实行abcd四类管理。在流通环节,由工商局牵头,实施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农村小商店为重点的商品市场准入制度,完善“三位一体”检测体系,开展保健食品的专项整治活动。在餐饮消费领域,由县卫生局牵头,开展卫生许可证清理整顿工作,全面推行以小型餐饮单位、学校食堂为重点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同时,对一些风味小吃、美食节等临时性节会活动,我们要有高度警惕性,必须把好食品安全关,以防食物中毒或少数不法经营者蓄意制造一些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