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的提高,土地流出、流入双方因流转手续不规范而引发的矛盾日益尖锐。五是历史遗留的土地流转问题较为突出。前几年因兴办小农场、种田效益低下而将土地撂荒以及因化解村组债务低价位冲抵给债权人的集体机动田等矛盾日益突出。如过去兴办的小农场。三庄乡三李农场,在前几年粮价低迷时,县农林局以每年每亩元的承包金承包土地亩,由于前几年种田效益十分低下,农民从租出的土地中得到实惠,即使在承包方的承包金不能按时到位的情况下,群众仍能接受。至今年月份,由于粮价上涨、国家实行粮食直补和免征农业税等诸多有利因素的影响,该村群众多次到乡到县上访,以承包方违约为由,要求中止农场土地承包合同。对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县委农工办、县农林局和三庄乡党委政府,成立专门班子,深入农户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拿出处理意见。最后决定土地是否流转由农户自主决定,同意流转的农户即由农户作为流转主体直接与农场签订流转合同,不同意流转的农户,原流转的土地退还给农户,目前,问题已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再如私下互换土地经村拍卖后而引发纠纷。年前,穿城镇河北村村民史居密把弟兄人亩承包地,私下与其他村民以:的比例互换,获得崇河北自己开垦的属村集体的“四荒”地亩。年下半年,村里为了化解村级债务,公开拍卖了崇河北亩“四荒”地,并与乙方签订了为期年的承包合同。合同签订后,影响了史居密的生产、生活和承包收入,于是史居密多次到市、到县甚至去京上访。对此,穿城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与县委农工办一道,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做史居密的思想教育工作,并按照良田的纯收入××年前,每亩每年纯收入约为元补其三季损失,镇里又解决元钱为其草改瓦,组里又调整了相应的亩良田让其种植,使其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但目前史居密不同意县、镇处理意见,表示仍继续上访。还有过去撂荒的土地经村转包后引发纠纷也比较多。年底,卢集镇陈洼村把该村部分群众因外出务工退出的余亩地经村民同意集中起来统一对外发包,其中谢庄村土地亩,分别承包给原村委会主任王克喜和村民李前根两人,合同租期为年。去年底,该组群众以未公开发包,未经本组全体群众同意、承包金低等为由要求终止合同,群众与承包方产生分歧。镇村两级分别就此事派出专门人员协调处理,但未能达成协议。之后,谢庄组以合同无效为由向泗阳县人民法院起诉陈洼村村委会和承包人王克喜,由新袁法庭承办,但目前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上述问题有的经过努力虽已得到了妥善解决,但所在乡镇党委、政府和县有关职能部门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牵扯了大量的精力;有的虽然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工作,但问题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仍需我们继续做好调处工作。六是少数乡村干部思想上对涉农信访件重视不够。有少数乡村干部对涉农信访件调解、处理不及时、不果断、不重视,造成集访或越集上访,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给农村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
在涉农信访案件中,除上述因农村土地承包与流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外,另外在农民负担监管、农村财务管理、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整顿后续管理以及村级债务化解等方面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和矛盾。农民负担方面,存在少数村农民负担监督卡发放不到位,“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仅凭口头通知,农户对具体的收费项目、标准及用途一概不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执行不到位,按照政策规定,实行以资代劳应遵循农户意愿,同意以资代劳的农户要在自愿以资代劳签字表上签字,但个别乡村违背农户意愿,搞强行以资代劳;“三乱”治理力度不到位,有的以兴办农村“五件实事”为名,要求农民搞道路捐资、集资,有的在卡外收取治安联防服务费;涉农负担问题整改不到位,有的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