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出位置,确保主要质量指标继续保持在全省的领先水平。教育的核心是质量。提高教育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这次会议出台的文件中,我们专门对加强农村教师培训作出了明确规定。各地要不折不扣落实好省政府的有关要求,县区财政要按每年不低于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3%的比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小学师资培训。农村中小学师资培训经费实行以县区为单位统筹。培训的重点要从学历补偿转到帮助教师专业成长上来。对经过培训还不能适应教学的教师,要通过待岗、转行等方式退出教学领域。要切实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社会齐抓共管,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特点,调整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新闻宣传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强化舆引导,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新闻出版、公安、工商等部门要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活动,严肃查处出版、传播涉及淫秽、色情、暴力、封建迷信内容的案件。文化部门要加强对营业性娱乐场所、电子游戏厅和网吧的管理,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投入,保证必要的经费支出,努力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着力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一要积极推进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大胆探索农村学校办学体制、运行机制、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要采取各种措施,扶持农村学校推进课程改革,结合农村实际,积极开发适合农村教育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让农村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二要努力促进民办教育加快发展。农村薄弱学校可以通过引进社会资金,改善办学条件。要鼓励优质民办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联合办学。要进一步落实已出台的对民办教育的各项鼓励政策,切实保障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三要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9年,乡镇初中和中心小学都要建成计算机教室,实现“校校通”。要加强市教育信息中心的资源库建设,为广大农村学校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信息。各级重点学校和示范性学校要充分利用电视和网络资源,积极开设面向广大农村学校的网络学校、空中课堂、空中家教和网络教研,努力使广大农村学校同步享受到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
(七)着力提高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水平。各县区要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主动适应城市化的发展要求,抓紧职业学校的建设,努力扩大职业教育资源。力争到2010年,全市建成5个省级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个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个省级示范专业,40个市级示范专业。要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方向,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乡镇政府要承担农村成人教育的办学责任,办好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当前,各县区要按照合理配置资源、科学制定规划的要求,重视做好区域性中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发挥区域性中心成校在农村成人教育、农村社区教育、农民终身教育中的作用。要以农民培训为重点,以“双证制”教育、“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等为主要载体,大力开展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培训活动。要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县区财政要按不少于每人每年2元的标准安排成人教育经费,教育费附加中安排用于成人教育的比例不低于10%。市、区财政每年统筹1000万元资金,用于本级失地农民培训和先进制造业紧缺人才培训。农民培训要适合农民的实际需要,提高教育培训效果。从2009年开始,全市每年要培训农村劳动力总量的30%,争取到2010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00万人。
(八)着力加大对弱势群体子女入学的救助力度。要继续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