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和财力的问题。今后,我镇将着重服务和规划好“三大工业园区”(服务好全市沿获轵路,以东江为基点的“东南新工业园”;以荣昌公司、兴达公司为起点向东延伸,建设“纺织工业园”;沿209国道和新济路两侧用于工业园区建设)。同时,我镇要依托现有优势产业,加快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未年五年,我镇要努力新增4万锭精梳棉纱生产规模,使纺织业总量达到10万锭,形成豫西北地区规模较大的纺织园;利用农副产品资源,建成一家2万吨无公害冷鲜肉制品企业;要通过招商引资争取到10—15个较大规模的项目;产值超亿元企业要达到3—5家,以工业化实现全镇经济总量的扩张,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强镇富民。
其次,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今年,要继续做好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进一步提升畜禽、蔬菜、食用菌三大产业的档次和规模,使农民从农业发展中不断增加收入,支撑小康村(户)建设。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鼓励发展规模化经营,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宣传典型,培育大户上下功夫。每个村都要培育几个大户,让大户带动其他农民发展;二是在畜牧转型上下功夫。继续巩固现有生猪养殖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多年生、当年生饲草型家禽,力争村村建立饲草加工站,户户建设贮青池;三是在养殖小区上下功夫。推广健康的养殖方式,推广沼气进村,凡今后新上的小区都要规划好、标准高、形成规模,今后不能搞“小打大闹”,一家一户随意建设将坚决不允许;四是在各项服务上下功夫。研究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包括饲料服务、技术服务、防疫服务、销售服务等,解除养殖户的后顾之忧;五是在发展龙头上下功夫。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及储藏、保鲜、包装和运销业,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及中介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接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使群众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以城带乡是建设新农村的有力引擎。要把加快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措施,拓宽渠道,加快转移,以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以从事二、三产业来增加农民收入。关于一些城乡体制问题,目前省市两级正在制定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施意见,今后农村在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就业服务、户籍等制度方面,将实行更加宽松灵活的政策。今后,我们将按照政策,既要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还要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既要鼓励农民走出去,又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回乡创业。
村容整洁、生态优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今后,我们要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镇文明向农村辐射。在新农村建设中,我镇要以抓好范庄、五里沟、大交、薛庄新村为突破口,加大对农村道路、边沟、卫生环境的整治力度,扎实推进水利、饮水安全、能源、广播电视、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文化、休闲、体育娱乐设施建设,使小城镇及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通过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今年,我们计划投资800万元,启动镇区巷路改造、商贸楼开发、镇区亮化、自来水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乡村与城镇的融合能力,建设农村道路8条20公里;解决群众吃水难题,完成7个村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
三)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使干部执政能力进一步增强
新农村建设关键还要“以人为本”,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