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要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党员领导干部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要相信和依靠群众,倾听群众意见,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依法管理社会事务,充分运用法律和政策协调处理矛盾与问题。二是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基层党建之路。如建立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的专业型、协会型党支部,为党在新时期执政奠定坚实的基层组织基础。三是要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党员,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党员,使党员思想先进、技能领先,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要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大规模、大覆盖面地对党员进行先进思想和先进科技知识、管理技能与服务技能的培训,为党员保持先进性提供基础条件。四是要进一步拓宽民主渠道,发展党内民主。逐步推行基层党组织领导人直选,推行党代表常任制,实行党务公开,为民主执政奠定基础。五是在党员和党组织日常管理方面,进一步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建设。各级党组织每年要抽出一定时间专题研究党的工作,使党的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党员领导干部每年要结合实际给党员上一次党课,党员每年要总结一次党性锻炼和修养情况,支部每年要对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党委要定期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并形成制度,以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深入开展。
(五)、要在农村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党员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
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涉及基层党组织的普通党员和农村党员。这部分党员分散性大,流动性强,有的生活和工作有困难。对这些党员要区别对待,在坚持教育活动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采取分类指导的办法开展教育活动,力求实效。一是针对不同的党员,要根据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提出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先进性标准,使每个党员都有比较明确具体的目标要求
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如需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既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又注重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构成了一个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相融合的科学完整的目标体系,包含了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如何找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合实际的工作路径,如何创造性地把“二十个字”的总体目标落到实处,必须做到以下的“五新一好一主体”。
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小康不小康,首先看住房”。村镇面貌是农村综合发展水平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