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看不起病的问题。到“十一五”期末,农民参合率要达到100%。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救助救济、优待抚恤、大病救助、五保户供养等制度,发展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积极争取和筹措扶贫资金、救灾资金,不断扩大扶贫救济投入。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覆盖面达到100%,贫困人口减少5万人。
五、强化新农村建设的农民素质提高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进程,还能为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从今年开始,利用五年时间,在全市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由农广校牵头,划拨专项培训经费,对农民进行科普知识和基础文化教育,每年培训5万人次。积极开展“科技之春”、“科普之冬”、“绿证”和农村新户主培训,建立起一支农村适用技术人才队伍,使农村适用人才的数量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提高非农就业能力。积极推动广大农民转变发展观念,脱离就种植业发展农业的思想束缚,引导广大农民跳出农村发展农村,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民致富农民。广泛开展“一推双带”、“阳光培训”等工程,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转产转岗就业能力,促进多领域输出,多岗位就业,多渠道增收。“十一五”期间,年均输出劳务9万人次,创收34000万元。
提高农民道德水平。大力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经常性地开展农村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户、文明村镇、建设五好家庭活动和双拥共建活动,引导农民树新风,破陋习,远离迷信,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六、强化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力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
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部门齐抓共管、逐级负责的工作制度。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转变工作方式方法,经常到农村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使之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搞好新村试点。重点抓好安广镇和联合乡红旗村、红岗如需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子乡永和村、两家子镇殿生村、月亮泡镇殿元村、乐胜乡永乐村“一镇五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在试点村镇建设上,实行市级主要领导包保,分别确定两名优秀年轻干部驻村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争取得实效。在试点建设中,坚持不搞一刀切,不搞大轰大嗡、大拆大建,不急于求成,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不劳民伤财,立足当地实际,尊重农民意愿,保证建成一个,巩固一个,为全面推开新农村建设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形成强大合力。结合开展免征农业税综合配套改革、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市乡两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处理好减人、减事、减支与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关系,加快乡镇政府的职能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变,由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