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开发上取得新的突破。各县(区)要结合订单农业,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和经营,增强中介服务机构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使之成为连接企业、市场和农户的桥梁。通过龙头企业创品牌,提高我市冬季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努力提高冬季农业开发的产业化水平,提高开发的质量和效益。
6.要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冬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县(区)要结合实际,采取企业与农民联动、样板示范的措施,加快推进标准化农产品基地建设。要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切实加强农产品生产用种、用肥、用药的监管,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工作,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加快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7.要切实抓好种子、农资等调供措施落实,确保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农用物资的保障供给。各县(区)农业部门,要把保证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等农用物资作为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的重要措施来抓,层层建立责任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市、县(区)农技推广部门和种子管理部门
,要组织和指导种子、农用物资经销部门,抓好种子和化肥、农膜、农药等农用物资的调供工作,确保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农用物资的保障供给。特别是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后,种子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能是抓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管理和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种子市场、种子质量的监管上,全市种子管理工作要在强化监管、着力构建种子市场新秩序,加强种子管理体系建设、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和加强企业诚信建设,严把种子品种源头关、市场准入关和种子质量关,始终保持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的高压态势,确保全市种子质量安全。同时,要切实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加强农用生产资料的市场监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市场检查,整顿农资市场秩序,加大查处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的工作力度,严肃查处经营假劣农资的违法行为,防止坑农害农事件发生,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8.要多渠道增加投入,确保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顺利推进。各县(区)农业部门要积极创新多渠道投入的机制,努力增加对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的投入。一是要坚持农民投入为主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投入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发展产业,促进增收;二是要通过扩大订单农业面积,引导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采取发放预购垫金的形式,投入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三是要用好用活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安排我市的农业发展资金。8月18日,市农业局、市财政局下达了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安排我市的农业发展资金710万元,其中:地膜玉米补助375万元,新增粮食面积种子补助40元,购肥补助215万元,优质高产创建示范建设80万元。这笔资金可用在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上,各县(区)要加强向政府汇报,加强与财政衔接,尽快作出安排,切实把资金用好用活;四是要抓紧研究上报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会议以后,各县(区)要尽快上报2009年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项目计划,市农业局计划财务科、种植业科等,要加强与省农业厅相关处室的联系汇报,根据省农业厅项目投资重点,在10月15日左右将项目及时上报省农业厅,争取支持。五是要加强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六是要加强与扶贫、财政等有关部门衔接,争取各级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增加投入,为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提供了资金保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