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产量12万吨,比上年增加0.81万吨。全市冬季农业开发面积计划90万亩,比上年增加6.6万亩;冬季农业开发总产值达5亿元,比上年增加0.58亿元。力争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实现农民人均增收50元。各县(区)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地等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按照突出特色调结构,发挥优势抓产业的要求,突出各自的重点,发挥各自的优势,选择重点产业,集中资金、技术力量,抓好重点优势产业发展。
(三)要切实落实2009年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的措施
确保2009年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的目标和任务完成,要着力落实8项措施:
1.要抓紧做好规划,落实工作措施。各县(区)在交流发言中,提出了2009年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的思路、目标和措施,对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已有很好的设想。要结合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规划,落实措施。总的要求是市农业局下达的目标和任务,产业布局上可结合实际进行调整,但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计划任务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各县(区)对2009年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要尽早安排部署,尽早下达计划,尽早落实措施,努力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计划目标和任务。
2.要坚持突出特色调结构,发挥优势抓产业。近几年来,各县(区)都结合各自的气候资源特点,在特色产业开发上探索出了许多新的路子,总结出了许多好的经验。优质小麦和饲料大麦的开发,凤庆县、云县、镇康县、永德县和临翔区,种植已达到全省较好水平,其它县也在加快发展。各县(区)要按照逐步压缩常规小麦种植面积,扩大优质小麦、饲料大麦种植面积的思路,进一步加大良种推广特别是广适性、优质、抗病性较好的优质小麦推广力度,加快优质小麦、饲料大麦向适宜区扩展;临翔区油菜种植已达到全省较好水平,平均单产已达209公斤,好的已达250公斤,其它各县也广泛种植油菜,但种植水平较低,单产普遍达不到100公斤。较适宜的县(区)要加大良种和科技推广力度,积极推广油菜育苗移栽技术,加快推广高产、优质、早熟、抗病性强的双低油菜新品种,努力扩大油料基地建设规模;临翔、云县、镇康、永德等,冬玉米开发势头较好,但面积仍较小。由于冬玉米价格比大春玉米价格高,在目前粮价上涨的情况下,农民的积极性较高。同时,冬玉米基本上都是条塘点播,有的是育苗移栽,全地膜覆盖,种植的科技水平较高,加大冬玉米推广,可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各县(区)要结合实际,加大冬玉米种植推广力度,在2009年冬季农业开发中,要力求取得新的突破;8县(区)都要高度重视抓冬马铃薯、冬早果蔬菜的种植和开发,尤其是双江县、临翔区、云县、镇康县、耿马县,规模化水平逐年提高,其它县也在逐年发展。冬马铃薯只适宜于南方热带区域种植,**是云南省种植冬马铃薯较具优势的地区之一,全省种植面积已达300多万亩,而我市还不到10万亩,这与优势的资源极不相称。各县(区)要认真研究,加大种植力度,力求2009年冬季农业开发中取得新的突破。同时,对冬亚麻、冬大豆、冬闲田种草、优质绿肥(青饲料)和冬水田养殖等,也要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扩大种植面积。特别是冬亚麻和冬水田养殖,发展的步伐和效果仍不明显。耿马县、沧源县要围绕耿马麻业有限公司原料需求,认真研究冬亚麻的种植,力求完成1万亩的目标任务,临翔区、双江县、永德县对亚麻的种植已作了探索,去年临翔区种植效果还较好,要因地制宜地抓好推广工作。各县(区)和水产部门要认真研究冬水田养殖问题,找准突破点,在双江、镇康等条件较好的县,抓好示范,努力扩大养殖面积;凤庆、永德等县,对红花等生物药材种植也作了很好的探索,要认真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