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在2009年全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3月23日)
同志们:
在这春意浓郁的季节,地委、行署决定召开这次全区农发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市、特区)政府分管副领导、县农办(农发办)主任和分管副主任及农发股长、农业综合开发先进个人代表、县财政局分管副局长、地直有关单位负责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学习贯彻《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第29号令)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管理办法》(国农办〔2009〕14号);总结2009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表彰2009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安排部署2009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和任务。会上,杜典国副主任代表地区农发办对全区农发工作作了报告。下面,我就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先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充分认识农业综合开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综合开发干部职工及项目区农民群众的努力下,2009年我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全区农业综合开发共投入各级财政资金3776万元,改造中低产田(土)7.15万亩;新建排洪渠16.487公里,灌溉渠59.09公里,防洪堤1.403公里,排渍沟2.69公里,田间便道2.946公里,农产品批发市场2个,肉类加工项目2个;新增灌溉面积0.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69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09万亩,改善除涝面积2.09万亩,新增机耕面积0.61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09.17万公斤,油料生产能力194.12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774.9万元,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总额536.09万元。农业综合开发为改善全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全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大力推进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新农村建设是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和主线。同时,新农村建设为做好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发展现代农业是首要任务,生活宽裕是根本目标,核心是要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农业综合开发担负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清醒地把握好当前形势,充分认识农业综合开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我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新路子,要围绕项目区农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当地党委、政府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工作,使农业综合开发更好地服务于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能力
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政策性极强,要求严格,管理规范和业务性较强的工作。国家农发办和省农发办为加强和规范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先后出台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第29号令)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管理办法》(国农办[2009]14号)及《贵州省关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