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面向市场,实施以质取胜、多元化发展战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既要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和主导产品,又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既要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又要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既要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又要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发展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
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措施和要点
(一)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
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是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历史任务。“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牢牢把握“三农”工作主动权。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把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产品供给、稳定市场物价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在工作安排、财力分配、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建设的督查指导,探索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把农业是否发展、农民是否增收、农村是否进步作为考核各级各部门的重要依据。
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大局观念,切实转变职能,认真履行职责,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采取政策支持、舆论宣传、荣誉激励等形式,引导各方面力量对农业和农村进行结对帮扶和智力支持,扎实开展支农活动。
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贯穿与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身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断提高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是落实农村政策,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织基础。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带领群众发展生产的能力。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充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推进以“一体两会”为载体的“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完善村民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挥农民群众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龙头企业、产业协会、村民理事会以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办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总结推广“公司加基地联农户”、“协会加基地联农户”等发展模式,形成广大干部群众齐思发展之策、共谋致富之路、同抓产业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近日,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题为《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的2009年1号文件,对加强农业基础
本文由: 免费提供 地位,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文件明确指出,今年将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力度,财政支农收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等公益性强的基本建设项目,根据不同情况,逐步减少或取消县及县以下配套。当前,各乡镇及涉农部门要认真研究上级政策文件精神,充分利用有利时机,针对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大事,力争在农田水利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安全饮水、农村道路通达通畅、动物疫病防治、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等各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不断改善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