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重要途径和现实选择,摒弃以地养家、以地养老的陈旧观念,切实将思想统一到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上来,增强流转土地、规模经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坚持三个原则推进土地流转。在加快土地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工作中,要重点把握好三个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原则。承包方将部分或者全部土地经营权通过转包、租赁或入股形式等进行流转时,原土地承包关系应保持不变。二是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要严格按照土地承包的政策法规,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土地是否流转,以何种方式流转,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征得农民同意。土地流转费用,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快土地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切实做到与当地生产力水平和区域特色相适应,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防止一哄而起。
(三)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土地流转。各乡镇(街道)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要坚持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可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入股等多种形式,运用中介运作等各种手段,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
(四)创新规模经营模式推进土地流转。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当地实际,紧紧围绕粮食、瓜果、蔬菜、畜禽等优势产业,围绕板块基地建设,着力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可推广龙头企业带动、主导产业带动、业主(能人或种田大户)带动、季节性流转带动等模式。
(五)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土地流转。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加快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和基础。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要推进规模经营,也必须减少农民。要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上加大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农村劳动力,提高他们的非农就业能力,拓宽就业门路。
(六)开展试点工作推进土地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创新工作,必须试点先行,摸索经验、逐步推进。区里考虑,选择几个乡镇作为试点,为全区推开这项工作提供经验。各乡镇也要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为下步行动做好准备。
三、加强领导,转变作风,为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推进土地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各乡镇(街道)在推进土地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上要有所作为。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工作,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重点关注,重点部署。在区级成立领导小组后,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落实专人具体抓,确保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工作顺利推进。
(二)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搞好调查研究,掌握当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情况,研究推进土地规范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要善于总结、宣传、推广已有的好典型,好经验,逐步推动面上的工作。
(三)切实抓好土地流转服务和规范工作。要以农经部门为依托,建立区、乡镇(街道)、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站),搭建服务平台,开展土地流转的申请、信息发布、土地评估、经营权转让、合同鉴证备案、收益分配、章程建立等各项服务。要重点加强对规模经营大户的跟踪服务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