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的重要瓶颈。要把农村道路作为全省交通建设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农村交通建设行动”,大幅度提高通乡、通村公路里程和等级,尽快实现全部乡村通公路,改善农业发展的交通条件。
(二)大力推广农业机械设备。这是实现我省农业生产由依赖人畜劳力向使用现代动力转变的根本途径,既能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也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目前,我省农业机械化水平严重偏低,农机动力只占全国总量的3 % ,耕种收机械化水平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一半。下一步,要重点推进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改善农机装备结构,积极推广适合我省丘陵、山区特点的小微型适用农机具。大力培育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专业大户,拓展服务领域和作业形式。同时,积极发展设施农业,通过人工调控动植物和微生物生长条件,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
(三)大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与生态的和谐,是农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要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目标,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等重点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湿地保护和川西北草地沙化治理,重点解决我省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积极发展新型农用工业,大面积推广优质、高效、低毒的现代农业投入品,实现农业生产源头的洁净化。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搞好面源污染整治,大力推广以沼气为重点的循环经济模式。通过营造良好生态,增强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坚持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强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科技支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现代农业建设的第一推动力。我省农业要跨越发展,必须推行“科教兴农”战略,坚持把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通过科技领域的率先突破,实现高起点、非常规的赶超。只有在激烈的农业科技竞争中把握先机,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农业产业竞争中赢得主动!
(一)积极构建高水平的农业科技研发创新体系。四川是全国重要的农业科研大省,拥有农科院、川农大等一大批农业科教机构。要充分发挥科教实力优势,加快建设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形成推动我省农业跨越的强劲“引擎”。抓紧实施一批重大农业科技专项,着力加强对四大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应用技术的研究攻关。围绕加强动植物新品种选育,重点抓好主要粮食作物、特色经济作物、优势畜禽水产品种的育种攻关。“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我省耗牛每头年产奶量只有280 公斤,而澳洲奶牛每头年产奶量高达1 万公斤,是耗牛的36 倍。我省一公顷草场载畜量仅为2 个羊单位,而澳洲一公顷草场的载畜量为20 个羊单位,是我省的10 倍。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症结,就在于畜种和草种的差异。要始终把品种改良摆在农业科研重中之重的位置。围绕开发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重点抓好农业生物制剂、农业标准化种植与病虫害防治、畜禽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技术的研究攻关。围绕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重点抓好优质粮油、畜禽、果蔬、茶业等优势农产品的储藏、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攻关。目前,我省粮食产后损失率高达18 % ,突破这项技术就等于增产。围绕发展农业生态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重点抓好生物农艺节水、面源污染防治、清洁生产、农村清洁能源技术的研究攻关。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我省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前列,主要农畜良种更新换代一次,主要粮食作物自育品种实现基本覆盖,形成一大批引领我省农业跨越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二)积极构建高效率的农业科技转化推广体系。目前,我省农业科研成果应用比例只有45 %左右。一方面,大量成果处于闲置状态;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民、大多数产业还在沿袭传统的种养方式。当前工作的方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