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县政府先后近10次召开专题调度会、现场会,对全县的农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和调度检查。各乡镇和县直涉农部门也都围绕年初确定的农业结构调整任务,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入手,以加快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引导服务与严格奖惩双管齐下,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措施落实,农业结构调整已经开始启动。高里镇通过落实土地流转推动、优惠政策驱动、典型示范带动、搞好服务拉动、明确责任促动的“六动”措施,农业结构调整收效明显。今年新发展高效农业面积7500亩,其中新建冬暖式大棚528个,1900多亩。干部群众高兴的说,今年高里镇抓调整力度最大,效果最好。抓得实,抓得快,抓到了点子上,群众拍手称快。朱里镇今年以来新发展高效农业6000多亩,粮经比例已调整到了1:3。泊子乡围绕植桑养蚕,今年新发展桑园面积2200亩。南孙乡利用春、秋两季已调整落实桑园面积1500亩,枣园面积2000亩。央子镇依托沿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淡水养殖和加强盐田开发改造,今年新发展卤虫、对虾养殖面积4000多亩,滩涂护养面积达到5万亩,精养面积达到1万亩,改造老盐田4万公亩,新上塑苫盐田1万公亩。 四是抓农业结构调整的服务意识逐步增强。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各乡镇在“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干、帮助农民销”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服务性工作。今年以来,全县共邀请县内外的农学专家、教授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技术讲座51期,印发明白纸和各类宣传材料16万份,帮助农民群众销售各类瓜果蔬菜23.5万吨,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5000亩,基本上保证了生产多少,销售多少,既消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又调动起了发展高效农业的积极性。县农村信用联社采取五户联保、小额放款的方式,今年已累计发放支农贷款4.1亿元,占全部放款总额的71.4%,为全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高里镇西营村今年栽植葡萄600多亩,进入8月份,200多万公斤葡萄上市,销售压力很大,镇上为帮助农民群众解决销售问题,先后派出机关干部10余人次外出联系销路,引来大小客户10多个,村里也腾出村委办公室,无偿为客户和村民服务,保证了全村葡萄成熟一批,采收一批,销售一批,进一步调动了村民扩种葡萄的积极性。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从工作进展上看,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有的乡镇在结构调整工作上仍然思路不清,方向不明,找不到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始终没有大的起色。尤其是县里规划的5条产业带,进展比较缓慢。农业高科技走廊建设进展情况也不很理想。二是从现有主导产业上看,普遍存在着规模小、档次低的问题,产业优势不明显。主要表现在种养过散、种类过多、规模过小,多以大路货为主,科技含量不高,产品档次较低,离农业国际化、标准化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三是从龙头企业和市场上看我县的龙头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小,辐射带动功能不强,市场作用薄弱,再加上我们的市场配套不很完善,交易行为不很规范,市场信息不很灵敏,在市场需要什么、需要多少等方面都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由此看出,我们面临的农业结构调整的形势不容乐观,要圆满完成今年的农业结构调整任务,真正达到农业国际化、现代化、产业化的标准,还需要各级各部门付出艰苦的努力。 二、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切实解决制约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 为什么有的乡镇、有的村农业结构调整进展慢?究其原因,固然有市场、信息、技术、土地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最根本的是主观努力不够、落实力度不够、工作的扎实程度不够所致。为此,我们要着力解决好制约农业结构调整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