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越温脱贫目标任务0.56万人。实际帮扶脱贫0.5695万人,超目标任务95人。
㈤新农村重点村建设目标完成情况。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村建设目标任务10个。全年高起点打造了6个新农村重点村,初步形成了长约15公里,惠及4600户1.3万人的两线十五村新农村建设示范带,超目标任务5个。
㈥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目标完成情况。
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目标任务8个乡镇。全年实际完成天池、禄市、高兴、溪口、阳和、红岩、华龙等9个乡镇,超目标任务1个。
二、主要工作措施
㈠围绕“三农”,抓好“三到位一加强”。一是政策到位。2008年3-4月,我市按照省、广安市的安排部署,认真开展“宣传1号文件,促进增粮增收”活动,广泛宣讲中央、省委1号文件等惠农政策,全市农民群众知晓率达95%以上。全面落实土地政策,大力推行土地流转,签定土地承包合同16.8万份,指导业主与农户签定合同3150份,流转面积2520亩;全面落实减负政策,积极兑现粮食直补,全年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330.15万元,100%发放到73562户农户手中。二是投入到位。2008年市级财政投入达到450万元,同比增长13%。全市农行系统投放信贷支农资金达5500万元,同比增加650万元。三是服务到位。农业、畜牧、水利、科技、农机、林业等部门广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农资、科技、信息和流通服务扎实有效,有效帮助广大群众解决了生产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有效保证了春播期间农用物资所需。四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2008年,我市对农资市场运行情况开展了两次专题调查,研究制定了加强化肥市场管理等相关文件,并对农资市场价格进行追踪监测。物价、技术监督、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大力开展了农资集中整治活动,严厉查处了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切实保障了农民群众根本利益。
㈡立足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落实扶持配套政策,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重点培育了大川门业、黄花梨公司、**酒业、明星实业、大千食品等15户龙头企业,一批经济实力雄厚、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新、科技水平高、带动能力强和跨乡、跨市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关联产业集群初步形成。2008年,我市新建梨、柑桔基地1.32万亩,发展优质无污染蔬菜基地4.3万亩,新建纸浆竹(巨桉)基地3.63万亩,建立畜禽养殖小区15个,发展10-49头规模养猪大户480户,50-99头的大户108户,100-999头的大户65户,1000头以上的大户2户。幺妹食品厂、酒业集团、大千食品、大川木门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系列开发产品实现规模发展。黄花梨公司、稻花香米厂、东方红林场等龙头企业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大量收购优质梨、优质稻和青蒿,并以二次返利、股份合作等方式与农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同时,四川**山黄花梨有限公司被省政府认定为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填补了我市多年来无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的历史;大川木门、**酒业、华禹猪场、绿林生态、玉林生态、**山种鸡场、稻花香米厂等7家企业也获得了广安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㈢壮大实体,快速发展专合组织。我市按照省、广安市要求,认真开展专合组织“重点”示范活动,鼓励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能人以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办或领办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目前已发展农村专合组织45个,比上年增加11.3%。**市果业合作社被认定为全国供销系统重点龙头企业、全省200个农村专合组织示范组织。农村专合组织管理和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以股份合作型的葛专业合作社,由姚中碧、卢臣龙、淡化明、张再华等合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