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要引导农民办好电子信箱,实施“三零”工程,让农民获得信息“零”成本、与农民接触“零”距离、开展防灾预报“零”耽搁。
(三)以整治村容村貌为切入点,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看得见的变化
去年,全市537个省级试点村,通过一年的整治,成效显著,深受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今年,我们要在总结去年的经验基础上,推广典型,进一步扩大试点规模,规范试点内容。以推进现代农业为核心,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农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用洁净能源、住整洁房”五件实事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努力完成今年 870个建设点的任务。 1、大力培植“一村一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位内容。只有农民富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就会得到充分发挥,就能极大的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金溪县何源镇孔坊村,形成了以加工玻璃饰珠为主的“一村一品”。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扩展到周边的6个行政村1000多户农户,成为全国灯具制造商界声明鹤起的第二大玻璃饰珠生产基地。有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农民腰包鼓起来了,就能有力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去年,该镇的新农村建设进展快、效果好。各地在培植“一村一品”中,要坚持因地制宜,对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依托资源优势,开发新产业、新产品;已形成产业优势的地方,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交通便利的地方以及城郊地区,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和加工业;旅游景区、景点,打好红色、绿色、古色“三色”牌,发展旅游产业。2008年全市所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都要培育1-2个主导产品。
2、坚持规划先行,确保新村镇建设有序进行。现在到农村去,看到的村庄不仅面貌依旧,而且杂乱无章。主要原因就是村镇建设缺乏规划。我们建设新村镇,不是拆旧房建新房、拆旧村建新村,而是要严格按照村镇规划,有序引导农民群众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因此,要把制定村镇建设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有了规划,就必须按照规划建设,坚决杜绝新的乱拆乱建行为。要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注意保护耕地,杜绝在基本农田批地建房,建设部门和乡镇政府要加强配合,严格把关。要落实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人员和经费,落实管理责任制,制定村规民约,建立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
3、提升村庄整治水平,高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对已经开展了村庄整治的自然村,要全部建立日常管理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新的建设点要以“三清”为先导,以“三改”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引导农民全面进行村镇整治。在整治中,要强化新村绿化,要结合发展新产业选择1-2个主体树种,推行一村一树,发展庭院经济,建设有特色的绿色家园。要发掘和保护历史文化,力争每年建设一批文化新村和旅游新村的建设点,努力使全市的新农村建设朝着绿色、生态、和谐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把“三农”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农村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对农民是一种美好的时代福音,也必然给我们的发展观念、领导方法、工作部署等各个方面带来深刻影响,提出更高要求。要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领导,根本在落实。
(一)着力形成“三农”工作的合力。农业是安天下、稳人心的战略产业,我们不能因为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变小而放松农业;农村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因为农村发展任务艰巨而避开农村;农民是现代农业的建设者和成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