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队、应急抢险队,建立驻村民警和治保会联勤工作机制,把派出所与村、村与村、村与户、户与户之间通过有效的手段和载体联结到一起,建立乡(镇)、村、社、农户四个层级的“四道防线”,切实增强农村治安防范力量,减少可防性案件发生,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
三要加强和改进人口房屋信息管理。警务室民警要全面准确地登记辖区实有人口,重点掌握和落实好对重点人口、监管对象和有轻微违法人员的监督管理和帮教工作,对辖区人口管理达到“四知”、“七熟悉”。“四知”即:知身份情况,知暂住理由、时间,知原户籍所在地,知有无劣迹;“七熟悉”即:熟悉身份情况、列管依据、体貌特征、经济状况、交往人员、活动场所和现实表现。
四要加强和改进安全监督管理。要强化对治安、消防、交通的安全监管职能,对辖区内农村大院、公共娱乐场所、危化物品、道路交通开展经常性的治安、消防、交通安全检查、日常监管和宣传工作,排查并督促各类安全隐患的整治,预防和减少治安灾害事故和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要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广大民警要加强群众观念,增进同群众的感情,经常开展访贫问苦、对口帮护等活动,主动与群众打交道、交朋友,做到“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上心”,做群众的贴心人。要加强对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学法、守法、用法,引导他们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在法制的轨道上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六要加强和改进公安队伍建设。广大民警要经常对照检查自己在执法为民、管理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树立政法队伍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要在驻乡村民警中组织开展“农村防控标兵”、“群众最满意村警”、“纠纷调解能手”等评选活动,充分激发警务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要建立良好的用人激励机制,坚持干部从基层出的原则,对工作成绩突出、长期扎根基层的警务室民警在晋级晋职、评先选优等方面要优先考虑,优秀民警要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促进农村警务良性发展。
三、齐抓共管,切实把农村警务室建成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第一线平台
各相关部门、乡镇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和配合农村警务建设,真正将农村警务室打造成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第一线平台。
㈠明确工作目标。全市农村警务的总体目标是做好“四种人”,即:做好农村治安的维护人,法律法规的传播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农业发展的服务人;达到“四个好”,即:治安秩序好,为民服务好,队伍形象好,群众评价好。要做到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对公安机关的执法满意度,对服务经济建设和便民利民的满意度,对内务管理的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力争建成3至5个一流警务室,走在全广安、全省前列。
㈡加强组织领导。市上印发了《关于切实推进农村警务战略的实施意见》,各成员单位要结合部门职能,深入农村警务室实地调研,加强对农村警务的检查指导,特别是组织、宣传、政法、财政部门要认真研究解决涉及农村警务建设的体制建设、队伍管理、警力部署、财力保障、经验宣传等问题,公安部门要切实研究解决警务运行的长效机制、勤务模式、管理办法等实质性问题,不断探索建立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警务运行机制;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警务室的组织领导,想方设法为警务室民警、协勤解决好办公设施设备、工作生活条件问题,尽力营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
㈢强化协作配合。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警务室都是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平安和谐华蓥的主力军,几家单位要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形成拳头,做到互通情况,相互解难,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事件不得推诿,要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