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一是加强新农村农民后备军建设,对初中、高中毕业回乡务农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成为知识型和技能型的现代农民。二是大力推广农业先进使用技术。充分发挥镇党(成)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实用技术培训,经常性的开展党员电化教育、田间管理现场培训,发放实用技术小手册等多举措、多形式的培训,努力使每个农户都有掌握一、两门运用技术的劳动力,每个村都有一批科技示范户。三是继续抓好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健全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使广大农民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点,掌握新技术。四是要经常性地和劳动、扶贫等部门联系,请他们搭建培训平台,组织务工农民转移培训并推荐就业。通过培训,使农民的素质得到提高,就业技能得到增强。
4、加强农村民主管理,着力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一是要创新农村民主管理和文明建设方式。扩大农村基层民主,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逐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完善以村级事务民主听证会制度为重点的村务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下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全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文明新风,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开展村民文明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利用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村创建等活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和谐。二是要全面建设农村工作“服务员”制度。各驻点领导和驻村单位负责人要配合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组深入各村,当好新农村建设“服务员”,具体要在帮助村组搞规划、上项目、争取资金、扶贫帮困、宣传政策、科技指导、矛盾纠纷调处等方面作好工作,切实担负起新农村建设“服务员”的职责。
三、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又要加快社会发展;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我们要全面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加强领导,加大力度,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确保2008年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有一个好的开端。
1、作为离农民最近的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我们基层政府应该牢牢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是要把握住全面科学规划,城乡统筹,着眼未来,分步实施的原则;二是要把握住从本地实际出发,从本地的已有基础出发的原则;三是要充分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施行分类指导,本着实事求是,宜快则快,宜慢则慢,条件成熟的先行,条件不成熟的缓行的原则;四是必须要下大力气搞好组织发动工作,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政府真正担当起组织者、推动者、协调者的身份;五是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一朝一日能够完成的,它是政府中长期的目标,因此需要几代人为之奋斗,不能开展暴风骤雨式的运动;六是必须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原则来构建未来的新农村;七是尊重农民自愿的原则。
2、在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和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我镇实际,探寻一条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道路。
一是超前全面规划,内容分步实施。规划既要包括政治、经济、精神文明等大的方面,又要包括城镇、中心村、交通、农林水、教育、文化、卫生及农业植保体系等规划。
二是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规划建设乡镇经济园区。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