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区财政安排200万元用于安全农业建设。重点抓好以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重点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建立和完善村级兽医室;抓好以水稻“两迁”害虫、柑桔大实蝇和草鼠害为重点的农作物病虫防治;抓好森林防火和防汛抗旱工作。争取国家投资3000万元全面启动三峡库区三期地灾防治工程建设;加强全区302个地灾点的监测;开征矿山地灾备用金,制定落实矿山地灾治理规划,治理矿区地灾。加大力度防治畜禽规模养殖等农业面源污染。
三、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12、挖掘增收潜力。充分挖掘农业农村内部增收潜力,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25元。按照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鼓励和支持农民就近到乡镇企业、国家建设工地务工,增加收入。着眼兴区富民,着力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13、发展劳务经济。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继续实施“阳光工程”,整合培训资源,实现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8000人的年度目标。通过对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实现农民人均增收80 元。
14、落实农村政策。继续贯彻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农村特困人口定期定量救助、农村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农村“五保户”供养和退耕还林等政策。
15、加强扶贫济困和老区建设。2008年筹资320万元(其中区级投入100万元)重点抓好9个重点贫困村,2个老区村和西北口库区4村1组的整村推进工作,完成100户300人的扶贫搬迁任务,转移培训贫困人口600人。继续做好农村救灾救济工作。积极倡导社会慈善捐赠,发挥慈善组织在救灾、救济、扶贫济困中的作用。
四、全力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
16、搞好镇村规划。以全区镇村建设整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在认真做好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中心集镇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工业园区规划及水利、交通等专项规划衔接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主体地位,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确定建设方案。2008年筹资50万元支持3个乡镇、2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规划。结合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按照镇村规划布局,加强宅基地的规划和管理,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具有地域特色的住宅设计图样。
17、突出建设重点。着力改善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条件,抓好农村公路建设和管护。2008年筹资3000万元以上硬化村级公路200公里,完成砂石路改造150公里,恢复通村公路120公里,延伸客运线路50公里,新建乡镇五级客运站1个。大力培育农村客运市场,支持农村客运加快发展,方便农民出行。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2008年继续推行生态家园示范村建设,全面完成9个村的“一池三改”建设任务1600户。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保护电力设施力度。支持和鼓励农村小水电建设,力争完成装机9280千瓦。
18、改善人居环境。实施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村庄”为主要内容的“三清工程”,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科学利用畜禽粪便,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逐步搞好农民居住环境的绿化、美化、亮化,鼓励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支持农村环保事业;积极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减少对耕地的污染,构建环境友好型人居环境。2008年,投资2200万元启动黄柏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工程,投资600万元实施柏临河流域综合治理。
19、抓好试点示范。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