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做好2008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按照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体要求,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主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2008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农业总产值增长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元,力争300元。
一、大力推进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1、坚定不移地抓好三大优势产业。继续聚焦柑桔、茶叶、畜牧三大优势产业,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大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确保柑桔面积达到30万亩,茶叶面积达到15万亩,生猪出栏达到100万头。2008年区财政安排600万元资金,新发展柑桔3万亩,产量新增3万吨,达到25万吨;新发展茶叶1万亩,产量新增600吨,突破5000吨;生猪出栏新增6万头,力争8万头,达到75万头。要力保三大产业现金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的70%以上,占农民纯收入的60%以上。
2、努力创建全省优势板块基地。2008年安排三大优势产业发展资金的50%创建全省柑桔、茶叶、畜牧优势板块基地。加快粮油产业发展巩固我区粮食主产县市地位,积极争取国家、省对粮食主产县市的投入与财力补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8万亩、产量稳定在20万吨以上。全面实施“强村大户”工程,以村为单位实行产业基地发展项目申报制度,实施整村推进,高标准发展柑桔专业村20个、茶叶专业村10个,生猪养殖大村20个,千头以上养殖大场5个,草食畜牧业大村4个。在产业基础较弱的西北山区,突出地域特色,大力发展桑蚕、天麻、高山蔬菜、板栗、猕猴桃、肉羊等,创区域性特色产品。
3、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综合运用税收、信贷、财政扶持等政策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全力支持稻花香集团争创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支持邓村绿茶集团、荣盛食品公司、鸦鹊岭粮食购销公司争创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支持昌伟农贸公司等企业争创省级龙头企业,支持一批企业争创市级重点龙头企业,鼓励发展一批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龙头企业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龙头企业网络农户发展“订单农业”,支持龙头企业开展科学技术创新、争创名牌产品。支持龙头企业整合“邓村绿茶”、“晓曦红”柑桔品牌资源,抓好邓村绿茶和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创建全国知名品牌。对新进入省级以上(含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行列或获得省级以上(含省级)著名商标品牌的企业,政府将给予一定奖励。2008年区财政安排4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龙头企业。
4、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坚持创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区目标不动摇,大力推进三大优势产业标准化生产。突出“六个一”建设重点:即创建一个1万亩的全国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一张表”工程面积50万亩,管护使用好“一盏杀虫灯”,推广一套生物防治技术,落实好一系列农资严管措施,认证一批农产品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
5、狠抓农村市场体系建设。2008年区财政安排4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主导农产品销售。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农产品销售环境。大力培育专业市场,加强综合协调服务,把三峡国际茶城建成国家标准化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