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上甘村是湛江市坡头区龙头镇移民村委会属下的村民小组。位于325国道旁边,湛江甘村水库东北面。1963年因国家建设甘村水库需要,上甘村民整体移民湛江湖光农场:1992年经湛江市人民政府同意,回迁原址,属回迁移民。目前全村共有村民45户,人口208人,耕地300亩(主要是旱坡地),以种植荔枝、龙眼为主。
在上级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和新农村建设活动,取得了骄人的硕果。目前上甘村巷平路直、绿树成荫,被当地群众美誉为龙头镇的“北戴河”,2008年被评为市级生态文明村。现将我村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情况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新农村建设深入人心
上甘村创建生态文明村和新农村建设启动后,当地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十分重视。龙头镇政府驻点领导亲自抓创建工作,成立了以上甘村村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组织村民认真学习上级有关创建生态文明村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件,明确目标意义要求。通过学习和宣传,新农村建设在上甘村家喻户晓。上级有关部门十分关心上甘村的创建工作,经常深入村中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通过创建活动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村民的文明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创建生态文明村的活动深入人心,上甘村村民人人爱花护树,多年来从未发生过滥垦滥伐等生态破坏事件。
二、因地制宜,创建“果牧立体生态农业”模式
上甘村根据旱坡地多、水田少、水源丰富的特点,确定了“果树种植+禽畜养殖”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经济收益,上甘人选择了荔枝、龙眼等水果优良品种进行大面积种植,目前已有果园230亩,大部分果树已挂果收获。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最大的收益,村民在树荫下圈起了小养鸡场,在果园的空地上建起了小猪栏。我们打起了“小算盘”:禽畜的粪便是果树最好的有机肥;成千上万只家禽是果树的“环保医生”,果园的小虫小草又是家禽最喜欢的粮食;连片种植的果树更是最有效的水土保持者……一幅美丽的“果牧立体生态农业”循环图就在村民朦胧的生态意识中形成了。经过几年的实践,上甘村人尝到了立体生态农业带来的好娃:化肥、农药的使用强度降低了,病虫害综合防治率和旱涝保收入耕地面积比例提高了。上甘人爱护大自然,大自然也给予上甘人丰厚的回报:2008年,上甘人种果养殖的收入超过50万元,加上其他收入,上甘村村民人年均收入近5500元。
三、抓美化绿化,抓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上甘村在抓好生态农业的同时,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也十分重视。村民积极响应湛江市政府提出的“四通五改六进村”的号召,重点抓了三件大事:一是抓美化绿化,路边种上了风景树,空地栽满了鲜花绿草,绿化覆盖率超过60%。二是抓好家居粪便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家家用上了清洁独立的卫生厕所,建有完善的三级化粪池,规划有序的明渠暗道构成了村中有效的排水系统,卫生厕所普及率、人畜粪便处理率均达到100%,生活水收集处理污水符合要求。三是抓好生活垃圾的处理,村中有两名清洁人员,有专门的垃圾堆放区,生活垃圾清运率达100%。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水通电通、路通财通。上甘人意识到,要改善村民生活,必须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上甘村投入45万元修建了2公里水泥路连通325国道,投入近30万元搞村道硬底化建设,主要道路硬底化率达100%;投入20多万元建成标准的自来水系统,家家户户用上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