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增值。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在市域范围内生产基地,采购农产品原料总值43亿元,带动农户增收7亿多元,并带动大批农村劳动力就业。济南华鲁食品有限公司,着眼市场需求,在开发高附加值核桃油深加工项目的同时,以优惠价格收购原料,收到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双赢效果。济南瑞海公司,利用商南大蒜资源,精深加工、出口创汇、布局基地统筹运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已成为全市农副产品出口创汇的重点企业。
四是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各级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抓基地生产,促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抓农业标准化建设,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抓品牌战略,努力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既注重产业链条的协调延伸,又注重各环节的强筋健骨,夯实了农业产业化的物质基础。目前,全市有9家龙头企业的产品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名牌产品称号,有126个农产品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济南佳宝乳业有限公司在进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之后,佳宝牌液体奶又被评为国家级名牌产品,市场信誉明显提高,销售收入逐年攀升。
总的看,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进入了加快发展、提升层次和重点突破的新阶段。自我纵向相比,发展很快,成绩很大。但横向比,特别是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的农业产业化工作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农业龙头企业的规模小,缺乏在国内外知名度高、产品覆盖面大、带动能力强的“航空母舰”。龙头企业规模小,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也缺乏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的能力,就不能带动农业主导产业的稳定发展。二是产品档次低,开拓市场的能力不足。目前,在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率已达到60以上,名牌产品成为龙头企业的主导产品,由此带来稳定的市场与可观的效益,而我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到40,精深加工率不达10,名牌产品比率更低,这不仅难以获取加工增值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市场竞争中难以摆脱不利地位。三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不够完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科学布局和稳定发展生产基地是基础,壮大龙头企业是重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保证,建立科学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关键。各级政府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其带动辐射,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企业增利的多赢效果,而我们有些龙头企业缺乏持续发展的眼光和胆魄,忽视建设或联结农产品生产基地,忽视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这需要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化肩负着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拓农产品市场、扩大农民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艰巨任务。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开始出现了向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趋势,这就是大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以及相关产业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通过种植区域化和生产专业化,形成具有特色的种植业集群;通过规模化饲养和畜牧生产方式的转变,形成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的养殖业集群;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和实施名牌战略,形成农产品加工业集群;通过连锁经营和现代流通方式,形成农产品流通产业集群。这些集群的根本特点是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获得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效益,共同促进产业发展。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尤其农业龙头企业,要认真研究农业产业化面临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和把握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模式和特点,科学选择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途径和方式,联系各自实际,制定发展对策,加大工作力度,超前引导运作,促进我市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