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输出规模。五是外出就业农民维权工作得到加强。县劳动保障部门针对春节后民工外出高峰期,在县城和各乡镇设立劳务法律咨询点,发放“外出务工就业维权指南”4万余份,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维权意识。县司法局成立外出务工人员维权中心,劳动保障部门设立维权热线电话,随时接待劳务人员投诉,提供及时帮助。县委组织部“外出务工党员工作委员会”在常州、无锡、上海、盐城、山东东营、河北保定等劳务人员较多、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了18个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对劳务人员思想教育,协调处理有关劳资纠纷,提高劳务输出的稳定性。县劳动监察机构定期开展劳务市场检查整治活动,规范职业中介和职业培训行为,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共开展专项检查4次,检查职业中介机构15个,协调处理劳务输出案件6起。各乡镇和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好土地流转、代耕代种、照顾老人、子女入学、计划生育、办理证件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农村劳务输出工作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乡镇进展不平衡。今年以来,大部分乡镇对劳务输出工作都能高度重视,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加大组织引导力度。**、**、**等乡镇增幅较大,**乡组织化程度较高,但仍有部分乡镇重视程度不够,成效不明显。
(二)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自发输出仍占较大比重,部分乡镇把外出务工当作是农民的自发行为,缺乏有效的组织推动。特别是对出国出境劳务输出重视不够,推动不力,规模不大。
(三)技能培训工作滞后。其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急于外出务工,不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参加培训;其二现有培训机构规模不大,设置专业较少,培训层次较低,还不能满足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需求,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其三培训经费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因素。
(四)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不到位。全县乡镇劳动保障所工作经费缺乏,人员兼职,设施落后,农村劳务输出的统计、调研和宣传发动工作缺乏有效载体。
(五)维权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虽然整顿劳务市场的力度不断加大,但“非法中介”等现象时有发生,净化劳务市场环境还需做大量工作。另据统计,外出务工人员一半以上没有建立书面协议,缴纳社会保险比例更小,合法权益易受侵害。
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农村劳务输出是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和最主要的增长点。特别是今年我县农业生产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农民增收空间缩小,加快农村劳务输出步伐,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不仅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富民强县、快速崛起”目标的客观要求。当前加快农村劳务输出的有利因素很多,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更加有力的扶持措施,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政策环境越来越好。二是当前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国际资本和产业仍在加速向长三角等地区转移,劳务市场需求旺盛,劳务输出空间十分广阔。三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县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工作基础条件较好。四是劳务输出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农民对劳务输出认识不断提高,外出就业的愿望更加强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10月份劳务输出发展势头良好,已经为我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因此,我们一定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农村劳务输出目标任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