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把兴十四村与江苏省华西村一南一北并列作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联系村负责人培训基地,举办了两期培训班;中组部、农业部正在考察论证,计划把兴十四村确定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层干部培训基地;全国妇联拟在兴十四村举办全国农村妇女科技学习培训班;国家农业部、人事部和中国科协在兴十四村联合举办了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级研修班;辽宁省大连市也将其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确定在兴十四村,并举办了第一期培训班。总的来说,这次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同志们,短暂而紧张的培训结束了,大家即将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应该说,这次培训给大家鼓了劲、加了油,也使大家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相信大家一定能够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去创造新的业绩。下面,结合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新任务,讲两点希望和要求。
一、认清形势,牢记使命,努力把学习培训的收获转化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思想动力
我省率先在农村实行“一免两补”政策特别是党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部署以来,省委、省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农业连续大幅度增产,农民大幅度增收。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720亿斤,比税费改革前增加了131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221元,比税费改革前增加了696元。去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75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52元;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2%,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实现劳务收入分别增长11.9%和24%;落实新农村建设资金148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我省的新农村建设正在呈现可喜的局面。应该说,这些成就的取得,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应该看到,我省新农村建设仍然面临很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难度加大,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上学难、看病贵等问题仍然存在,等等。改变这一状况,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还需全省上下作出不懈的努力。前几天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省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支农惠农的政策力度丝毫不能减弱,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丝毫不能松懈。要加快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采取更大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粮食稳产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不断增收、农村和谐进步。省里正在出台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实施意见。这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面临着更加艰巨而繁重的任务。乡村党组织书记和广大农村干部是农村各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和发展带头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实现中央和省委提出的战略目标,对于大家来说既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干事创业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是一次考验思想、考验能力、考验作风的重大挑战。大家都知道,2008年12月 18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兴十四村跨越式发展的事迹,并配发评论员文章,把兴十四村树立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榜样。这次大家到兴十四村走了、看了、学了,能否真正学有所获,切实发挥建设新农村的先锋骨干和带头人作用,我看关键在于深刻理解和把握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