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投入的关键是资金来源。农村许多设施建设,靠农民自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政府投入力度也只能随着发展逐步提高。因此,解决这些问题,要坚持发挥和调动多方面积极因素。要加快推进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在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和农民自身两个积极性的同时,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开发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集中资金为农民办难事、办大事,社会资金通过市场运作兴办“互惠双赢”、“各得其所”的事,广大农民要积极组织起来解决小型基础设施配套的事。三是,要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现代化农业不仅仅是体现在水利化、机械化和科技化水平上,更重要的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最近几年,我市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得到较快发展,取得了许多经验,但目前总体上还处于初期阶段,还不能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的推进,落后的生产方式必须下决心改变。要积极探索建立各种形式的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把有限的农业资源整合起来,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产业化水平,发展现代农业。
(二)打造农村新环境,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建设新农村要有新气象、新家园、新环境,这是农民普遍关心的事情。各地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有好多提法,归纳起来主要是“几清、几改、几化”。所谓“清”,重点是清理垃圾、清除断墙残壁、“空心屋”,清理乱搭乱建和人畜混居;“改”,重点是改街、改水、改厕。“化”,就是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去年以来,龙口市全面开展的“五通、双建”工程,蓬莱市以“三百”生态建设为重点的城乡绿化工程,以及栖霞等市组织实施的生态型文明村镇创建等工作,既符合群众意愿,又体现干部为民办实事,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群众满意工程”。当前全市农村正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我认为主题实践活动要把这件事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抓好。要注意抓一批新村建设典型,树立示范样板。选择一部分经济实力强、有发展前途的村庄,按照“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彰显田园风格”的要求,着力培植一批象龙口南山、莱阳濯村、栖霞国路夼和招远栾家沟那样不同类型的“新村”典型。各级财政出点钱,规划建设部门免费为各种类型示范村提供多姿多彩的村庄和房舍图形,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树立样板、搞好示范。要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当前的重点是解决农民看病、上学、养老的问题。这几件事,市委今年的1号文中都提出了要求,上半年还要陆续出台几个配套的具体实施意见。总的是要逐步加大政府
(三)倡树农村新风貌,提升精神文明水平。新农村建设,必须培育农民群众的创新意识和开放意识,逐步实现由传统思维方式向现代思维方式转变,由保守思想向进取意识转变,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新型农民队伍。首先要抓好农民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训。积极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开展经常性的“三下乡”活动,加快实施科普“村村通”,多渠道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二要加强农民道德和法制教育。不断对农民进行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教育,强化法律知识和市场知识教育,引导农民自觉遵纪守法,树立先进理念,提高思想素质、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三要抓好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培育。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和指导作用,把农村所有文化阵地利用起来,把多方面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弘扬先进文化,宣传科学思想,反对封建迷信,努力移风易俗,改变陈规陋习,引导农民树立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逐步形成农村健康、向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