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经过县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初步形成了以生猪、大鹅为主导的畜牧业。特别是去年以来,全县生猪饲养量迅猛增长,饲养生猪的效益也一直走高,每出栏一头生猪可获利200元左右,养殖一头可繁母猪可获利3000元左右,繁一头仔猪可获利200元左右。靠山乡光芒一组,生猪存栏720头,其中可繁母猪243头,年收入可达75万元,全屯96户,户均增收7000元。全县生猪发展势头好,群众饲养热情高,呈现出快发展、大发展之势。从市场走势上看,几年之内不会有太大问题。县里要把生猪作为一项主导产业突出出来,各乡镇要在发展好生猪产业的同时,根据各自优势以及本地农户的养殖习惯,科学确定好本地的主打品种。比如说,双岔河要突出黄肉牛,克音要突出奶牛,后头要突出野猪,四海店、阁山要突出鹿等特色养殖。二要走好大场、大户、专业村屯的路子。要围绕主打品种,调动千家万户的积极性,集小群体为大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养殖基地。要突出以场带户,以大户带普养,以专业村屯带普养,通过发展专业屯,进而形成专业村、专业乡。年底前,每个乡镇都要新发展2个养殖规模在50头以上的大户。各乡镇要超前规划好大场、大户、专业村屯建设规划,为明年发展作准备、打基础。明年,每个村都要新建1个专业屯,发展1个大场,5个大户。三要进一步推进“两个体系”建设。现实看,我县畜牧业还没有摆脱传统的生产模式,大多数农户还是以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饲养为主,农舍畜舍相连,人畜共居一院,饲养环境复杂。在这种条件下,如果防疫工作跟不上,将会给人畜安全带来重大危胁。为了加强防疫工作,上半年,县里对现行的防疫体制进行了大胆改革,组建了畜禽疾病救助中心。各乡镇务必在月底前,全面完成“救助中心”的建设工作,达到有办公场所、防治设备、技术人员、管理机制,能够正常开展工作的标准。畜牧局要加大对上争取政策的力度,尽快配齐相关设备。在繁育工作上,要在进一步巩固提高现有25个黄(奶)牛繁改站点的基础上,年底前,每个乡镇建成1个可繁母猪30头以上的繁育场,每个村建成1个饲养可繁母猪5头以上的繁育大户。此外,县信用社表示大力支持畜牧业发展,可提供300—500万元的二年期畜牧专项贷款。
3、围绕本地优势,推进特色经济发展。实践上看,发展特色经济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土地产出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在我县有着发展特色经济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现实基础。依托丰富的林木资源,可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