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商品基地、草场改良及建立优质饲草基地。结合六库新城区的开发,在**镇积极发展城郊禽、蛋、奶业,强化发展市场前景看好的地方名特畜禽为牧业发展的重点来抓好。项目方面:到2008年,争取上报特种牛养殖基地项目1个,菜牛规模养殖基地项目1个,优质饲草基地项目2个,黑山羊规模养殖基地1个,万桶蜂蜜基地1个,城郊规模养殖场1个,上规模的屠宰加工厂1个。
3、渔业。重点利用荒水、荒塘、低洼荒地建设一批精养鱼池,根据各地不同水质、气候条件等,积极引进和发展虾类、蟹类、蛙类等名特优水产品养殖。
三、今后几年重点争取国家支持的几个方面的项目
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进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物质、技术、资金及科技多方面的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并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才能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和消费需求变化,满足国民经济不断发展要求的产业结构。从未来泸水农业发展的实际来看,需要重点争取国家支持以下几个方面的项目:
1、继续争取国债易地安置、扶贫安居温饱工程、以工代赈、边境民族贫困乡镇建设等各类扶贫项目的投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消除贫困,努力实现全面温饱,逐步建设小康的发展目标。
2、重点争取特色农业(生物资源开发)工程建设项目
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云南建设成绿色经济强省和“中华生物谷”的战略构想。发挥我县具备的生物资源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向,以野生天然药物、野生食用菌、生态蔬菜、木本油料(核桃)、漆树、蜂蜜、青梅、草果等为重点的产业(产品)作为泸水特色农业(生物资源开发)的示范先导产业。通过开发、加工、流通,实现生物资源向生物资源产业的有效转化,提高生物资源开发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尽快形成我县农业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新的支柱产业。
3、重点争取畜牧业工程建设项目
峡谷高山地貌,决定了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困难在山,潜力在山,希望也在山。通过这些年的发展,畜牧业已成为广大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已成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主动适应市场来调整结构,提高竞争力是当前牧业工作的重点,也是突破点。要围绕畜牧业产业化建设,抓好以品种改良为重点的科学养畜,建设优质禽畜产品基地,草山草场建设,进一步加强疾病防疫及畜牧体系推广建设等重点项目的申报和争取工作,加快我县畜牧工作的发展。
我县耕地面积21.1万亩,其中旱地16.4万亩,占77.7%,水田面积仅4.7万亩,占22.3%。高山陡坡,特殊的地理地貌决定了人均耕地占有量少,耕地质量差。亟需在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好现有土地资源的基础上,一方面对坡度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加大退耕还林的力度,一方面实施以坡改梯配水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农田建设和实施以田间沟渠配套、旱作节水灌溉为主要内容的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力求通过这些工程建设,增加林草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率,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5、重点争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项目
生态示范园区是生态农业建设的技术保证和样板示范,一般由水土保持示范区、经济林果示范区、农作物立体高效种植示范区、苗木繁育示范区、禽畜养殖示范区、水产养殖示范区、庭院经济示范区等组成,重点是示范当地适宜推广的生态农业技术。2001—2010年,全省计划建设40个省级生态试点县,建设1000个生态农业示范村。我县要以退耕还林还草为基础,选择自然条件适宜区或退耕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