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条小流域进行开发利用。坚持合理规划,在提高林蛙养殖的科技含量上下功夫。全镇销售量达到500万只,年产值300万元。使全镇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农业产业化得到了较快发展,千方百计的增加了农民收入。农业总产值实现7220万元,同比增长13 %,粮食作物总产量达到7140吨。农民人均收入实现3400元,增幅 19 %。
----创建东源集成材产业团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008年镇党委、政府借助东源木业总厂被**市政府命名为“**集成材产业加工团地”,这一有力契机,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扶持,以扩大规模,构建集群为目标,进一步做强做大集成材产业。创建工业团地,搭建企业发展平台。实现东源木业总厂四个转变即:由粗放型企业管理向科学、规范管理转变,企业分散经营向加工团地集中生产转变,产品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产品由内销向外销转变。一年来,镇党委、政府经多方筹措,投入70余万元,完成工业小区三通一平工作,确保工业小区通电、通水、通讯、通路。目前已有9家企业入驻工业团地。全镇集成材企业已发展到目前的45家,使全镇二、三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按照“注重特色,注重规模,注重区位,注重产业实力”的要求,努力发展环境,激发了民营企业的投资热情,全年实现招商引资1300万元的目标,全年工业总产值实现2.6亿元,工业性固定资产投入 2800万元,同比增长 40 %,实现外贸出口供货值 475 万美元,同比增长了40 %。初步建立起了以工促农,以镇带村的新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群众意愿
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把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求富、求安、求乐、求美、求和谐的要求结合起来,激发新农村建设的原动力。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发扬民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深化财务监督和审计制度,使农村财务管理进一步完善.一年来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制度,加强了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财政运行质量良好。村级集体资金管理认真执行民主公开制度,继续严格履行审批程序,严把审计关,杜绝不合理开支,真正做到“量力而行、合理使用、统筹安排、留有余地”。实现了一切现金收支纳入”双代管”。并充分尊重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权利,凡涉及资金筹集使用、项目招标以及工程质量等重要事项,都须经村民大会通过,“大主意”由农民自己拿。
------建设生态强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不断加大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努力改善人民生活。
进一步加大水源涵养林、湿地的保护力度。全年完成春季造林3300亩,封山育林累计12万亩,河堤生物防护5500延长米。护林防火工作成效显著,实现连续 32年无森林火灾。经镇人代会通过,在全镇确定了禁牧期、禁牧区和放牧期,有效的保护了资源。完成四旁绿化25万株。使全镇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全年投入73万元,完成饮水井14眼,拦河闸7座。投入40万元完成尖山子组、大那路组1000亩的中低产田改造。
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破解贫困群众“住房难”的工作,进展较快.全年投入资金110万元,完成了土草房改造20户,同时完成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