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位于清原县城东南部33公里处,东与吉林柳河毗邻,南与新宾接壤,彰桓线贯穿东西, 全镇所辖面积354.68平方公里,镇管辖面积376659亩,全镇拥有土地面积31000 亩,其中水田5400 亩,有林地面积23882.9公倾,园田面积3211亩,流域面积15508亩,共11个村、4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026户,总人口17377人(其中农业人口14597人),森林蓄积量108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7.74%。
一年来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为基,规划先行,以人为本的方针,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真抓实干为保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努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今年虽然遭遇了8.13特大洪灾,但是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仍然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截止目前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 12.6亿元,同比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预计实现 元,增长 %,财政收入完成 78万元,完成县下达指标的100 %,可比口径增长 %,国税收入 元,地税收入 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农民人均收入实现3400元,增幅 19 %。实现了工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富民步伐
发展是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关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做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由传统种养业向双色高效农业转变”,着力拓宽农民增收空间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稳步发展山区特色生态经济,使全镇形成了六大产业园区和三大基地的基本格局。一是做大做强山野菜反季生产。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形成了以二道沟、砍椽沟村为重点的山野菜反季生产园区建设。2008年全镇日光温室大棚总数达到300栋,其中在砍椽沟村新建40栋,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增收100元。二是继续壮大新型养殖产业。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大力发展和巩固新型养殖业,全年投入资金50余万元,新建龙头、得胜两处新式标准养殖园区,建设养殖厂房 3100 平方米。三是不断完善以烟草为主的订单农业。2008年全镇种植烟草达到1500亩,产值达200万元,税金30多万元,人均增加收入80元。使大庙、得胜为中心的烤烟、晒烟产业园区规模不断壮大。除此之外订单农业项目还有胡萝卜、大豆等,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四是全面推广林下资源开发。完善了砍椽沟、西土门为重点的林下资源开发产业园区建设,同时以点带面,进行示范推广,以林下参为主新上面积7000余亩,并对野生资源进行人工管护,其中野生五味籽人工管护面积达到300亩,使农民实现增收、增效,全镇林下开发面积已达3.5万亩,建成了全省万亩刺嫩芽基地。五是加强中药材栽植园区建设。充分落实相关优惠政策,继续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全年新发展中药材1000亩,新上砍椽沟和甸心子集中连片百亩药园2处,使全镇中药材存量达6000亩。六是加强小流域开发,发展林蛙养殖业。对全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