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引进和发展各种类型的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我市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把农业产业化变成承接沿海以及国际产业和资本转移的重要载体,千方百计引进国内同行业大型企业集团甚至农产品加工营销跨国公司,借助外力发展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外向程度高的出口创汇龙头企业,争取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升龙头企业的规模和市场开拓能力。要放手发展民营和个体龙头企业,拓宽民营资本进军农业的渠道,综合运用财政、金融、政策等杠杆,支持有发展前途的龙头企业壮大规模,吸引规模型龙头企业和成长型龙头企业进入市级龙头企业队伍,扶持更多的市级龙头企业进入省级、国家级龙头企业行列。要加大资本、市场资源整合力度和市场运作力度,依托优势龙头企业,促进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通过产权转让、产权置换、重组并购等形式,发展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切实改变我市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的局面,形成以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为核心,市级龙头企业为骨干,普通龙头企业为基础的产业化经营主体。
2、发挥龙头企业核心带动作用,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利益分配机制是否健全、合理,是否落实。在这方面,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地方搞“订单农业”,订单兑现不了,有的地方搞利润返回,利润返还不了,这里除了法律意识淡薄、合同不尽规范等问题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利益分配关系没有处理好。因此,推进农业产业经营,一定要把这个问题作为大事来抓,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连结机制,让企业和农户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使龙头企业真正成为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领头羊。
3、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一批上饶特色农产品名牌。目前,我市2/3以上农产品没有经过加工,直接进入市场,农产品加工增值的潜力和空间非常大。有资料表明,农产品通过加工,可增值几倍甚至几十倍。抓住了农产品加工,就抓住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主要矛盾,就抓住了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因此,我们要下大力气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扶持产业链长、产品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加工型龙头企业。要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加工,努力把我市建成全省最大、全国知名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要依托水产、粮食、生猪、木竹等优质农产品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加工业、粮油加工业、肉制品制造业、林产品加工业等重点行业。要依托优势企业的品牌优势,大力开展品牌整合,实施品牌规模经营,争创名牌农产品。大家耳熟能详的“完达山”乳制品,就是60多个黑龙江地方乳制品品牌整合起来的,成为唯一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的全国乳制品行业品牌,身价超过光明、伊利、蒙牛等知名品牌。近年来,我市在树品牌、创名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的来说,我市农产品品牌杂、规模小、档次低、竞争力弱的问题比较突出,茶叶、大米都有几十个品牌,几十条、几百条小龙过度竞争,谁也成不了名牌。各地要引导龙头企业进一步更新观念,强化品牌经营意识,加大品牌整合力度,集中力量叫响一个品牌,大力发展品牌农业。
第三,必须把建设农产品基地、优化区域布局、培育优势主导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来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