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交易额达10亿多元。
3、农业产业化经营正逐步成为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有力武器。近年来,我市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竞争力明显增强,一批农产品进入了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型超市和连锁店,大大拓宽了我市农产品的销售半径和范围。一是质量明显提高。全市已有绿色食品64个,其中aa级26个,比去年新增18个绿标,均居全省第一,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42个,预计年底前将新增21个。二是档次不断提升。精制茶叶、龙虾、年糕、葛产品、优质茶油、木竹制品、红薯粉丝等一大批农产品加工品代表了上饶农产品的新形象。三是知名度更加响亮。全市已有40多个知名农产品品牌,婺源大鄣山茶、德兴红花茶油、玉山的信木柚、滨湖地区的特种水产、万年的优质生猪、弋阳的年糕等特色农产品畅销市场。
4、农业产业化经营正逐步成为吸纳农业投资、发展开放型农业的重要领域。从2002年至今,我市共引进农业项目1223个,合同引资109.2亿元,实际进资45.2亿元,引进了益人生态养殖公司、腾马木业、绿野木业、全阜水产、远洋水产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市内的民间资金,主要也投入到农业产业化领域,创办了远泉集团、金标果业、大禾食品公司、金龟实业、信木柚公司、异vc钠、大鄣山茶等一大批初具规模的龙头企业和种养基地,带动和促进了农业总体效益的提高、农业经济总量的壮大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但由于起步较晚,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仍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主要问题有: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整体效益不够理想;龙头企业竞争力较弱,辐射带动力不够强,外向程度低;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主导产业规模还不大,等等。这些问题,仍有待于今后切实加以解决。
二、正确判断当前农业形势,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
在国家重农政策的引导下,今年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好势头。全年粮食产量超历史,达51亿斤,增长25.14%,比历史最高年份1997年增加0.5亿斤。预计全年农民人均增收517元左右,达到2900元,增幅达21.7%,比上年增幅高14.7个百分点,近几年来首次高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农民当年增收额超历史。
在确保粮食安全、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也是亮点频现,呈现出“三个稳中有增”、“四个同步提高”的喜人局面。“三个稳中有增”,就是经济作物播面、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和优质率稳中有增。今年全市蔬菜播面、茶、水果、棉花等经济作物面积都实现了稳中有增。在今年粮食大丰收的年景下,预计今年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比重达到55%,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很不容易。经济作物优质率达到94%,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四个同步提高”,就是水产业的名特优水产品比重、畜牧业的草食型、瘦肉型畜产品比重、养殖业效益和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同步提高。全市今年水产养殖面积92.85万亩,同比增加8900亩,预计水产产量28万吨,增长7.65%,特种水产品产量8.2万吨,增长18.8%;渔业产值24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