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组织服务功能和村务公开满意率达 90%以上,“双带双创”型村干部达 80%以上。
2008 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五年看头年。今年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农业总产值 15.5 亿元,增长 6.2%;农民人均纯收入 5500 元,增长 11.5%;25 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7 亿元、利税 4500 万元,分别增长 27%和 21%;实现乡镇工业总产值 121.8亿元、利税 5.5 亿元,分别增长 27.3%和 24.3%;新建成 15 个全面小康村。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扎实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一)围绕生产发展,加快推进丘陵开发和高效农业建设。一要加快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加快中山区林茶果、花木,后山区菜鹅、生猪、优质油,沿江圩区专用麦、水产、席草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努力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出效益。加快丘陵地区开发,重点发展谢集的茶叶、月塘的经济林果、陈集的种草养鹅、青山的生态经济林、刘集的旅游观光农业、马集的无公害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全年新拓林茶果及花木 3 万亩以上,饲养菜鹅 400 万只。二要加快发展市场农业。着力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扶持风鹅、茶叶、果品、花木、乳制品、鹿制品等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争取新增省级龙头企业 1 家、**市级龙头企业 2 家。要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民生产经营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全年发展“四有”专业合作组织 5 个以上。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三要加快发展优质农业。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重点抓好蔬菜、茶叶、果品、种草养鹅、席草等 6 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农业生产环境、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质量安全监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控。突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全年新增“三品”农产品 3 个。
(二)围绕生活宽裕,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水平。建设新农村,享受新生活,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要在增加农民的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收入上下功夫。一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以工业化致富农民放在重中之重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