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进一步提高绿色农产品的营销水平。当前,各县市区要抓住春季生产的有利时机,围绕20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建设,很抓标准化生产,发展订单农业,提高种养业的效益,为增加农民收入打下基础。
同时,要增加财政和信贷支农资金的投入,切实解决好春耕备耕资金短缺的问题。要有效控制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坑农害农的不法行为,确保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发展民营经济的政府推进机制,用百强调产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百强调产”以来,各县市区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举龙头,抓项目,在创新机制和结构调整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出现了象常平村、霍家沟村跨越式发展的典型。仅去年,全市乡镇企业就新上百强调产项目115个,有54个亿元以上规模的项目建成投产。在这些新上项目中,绿色农产品加工项目12个,高新技术项目15个,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项目88个,走出了一条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路子,基本形成了县域经济和乡镇企业民营化的新格局。
为了进一步加快全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年初召开的市委八届八次全委扩大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又在总结去年百强调产的基础上,作出了实施新一轮百强调产的决定,这为我们今年的工作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形势,我们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促进乡镇企业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发展民营经济政府工作推进机制。根据我们各县市区的经验,发展民营经济的政府推进机制,核心是杜市长多次强调的政企联手、责任到人、一抓到底、监督到位。一是各县市区要成立民营企业重大建设项目协调领导组,负责协调解决民营企业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真正做到墙内事情企业办,墙外事情政府管。二是各有关部门要主动上门服务。对民营企业在项目建设中的问题,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及时上门服务,切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解决问题。对涉及上级有关部门的事情,对口部门要主动和企业一块联手跑,结果要向当地党委、政府交账。要弘扬求真实务的精神,急企业所急,办企业所难,不能光给企业找麻烦,不给企业办实事,坚决杜绝等一等、看一看、研究研究等拖拉的作风。三是对民营企业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党政领导要进行现场办公。要紧紧咬住
四、抢抓有利时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春季植树造林任务
3月10日全市春季植树造林动员会之后,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