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防烈度为6度的要求,完成了抗震技术标准及施工技术指南的编制工作。同时,委托文山州规划设计院完成了17个工程试点村规划测绘及编制工作。八是开展好民间工匠抗震技能培训工作。为保证民居地震安居工程建设质量,我县于2009年7月5日组织试点乡(镇)分管领导、规划所人员和民间工匠共50余人开展了为期1天的农村民居地震安居工程建设培训,为做好此项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九是整合资金,形成合力。将农村民居地震安居工程贯穿于新农村建设之中,真正做到实施一个村、解决一个村、巩固发展一个村。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补助、部门扶持等方式,17个试点村累计整合资金约378.88万元。主要用于实施村庄道路(疏散通道)、活动场所(疏散场地)及部分危房改造(其中穿插抗震措施)。十是抓示范建设,以点带面,突出亮点。按照“示范先行,重点扶持”的原则,扎实抓好八嘎梅子屏试点示范村建设。在示范村建设中共筹集资金69.58万元,其中:小康村补助资金15万元、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补助资金拨款17万元、挂钩扶贫部门补助资金11.15万元、群众自筹26.43万元。通过抓示范建设,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促进了其余村寨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是加强对项目建设的检查督促整改。针对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的专业性,我县抽调相关技术人员组成工程指导服务小组,经常到各实施村寨进行指导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督促落实。
二、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开展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开展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查工作,查清农村住房现状,是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居工程的一项重要前期准备工作。虽然我县2009年度的农村民居地震安居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2009年度的工程建设任务还没有下达,请各乡(镇)务必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使命【原创: 】感和责任感,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县委、政府的战略部署上来,全面推进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查工作。
三、明确职责,组织力量加大对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查的工作力度
各乡(镇)要充分调动农村各类技术人员、工匠和当地群众的积极性,积极支持和参与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查工作。各乡镇要把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查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发放宣传单、墙报等形式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通过调查,全面摸清农村房屋的基本情况,掌握农村房屋位置、面积、间数、层数、建造时间,结构类型、居住人员等基本情况;摸清房屋基础类型、墙体、楼面、屋面、建筑材料等结构和房屋完好程度等质量情况;摸清房屋所处的水文、地址条件等环境情况。对是否需要加固改造或拆除重建,作出书面签定,并逐户登记造册后。于2009年3月20日前完成普查工作并进行汇总上报县地安办,由县地安办于2009年3月28日前汇总上报州地安办审批。
四、团结协作,确保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查工作的顺利完成
由于此次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乡(镇)及县地安办务必加强沟通协调,精心组织,认真谋划,部门之间不得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县地安办务必对普查工作进行全程指导,工作要做到乡、到村、到户;对典型的经验要认真总结推广,对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纠正解决。各乡(镇)务必要集中人力和财力,全面推进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查工作的顺利完成。
最后,借此机会,我再对2009年民居地震安居工程建设收尾工作提几点意见:一是各乡(镇)2009年度对尚未完成的建设工程,要切实加强领导,采取乡(镇)领导挂勾督促检查的方式,加快工程进度,不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