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激”上访;防止因工作拖拉、推诿扯皮,把群众“拖”上访;防止遇到问题绕着走,怕见群众,矛盾上交,把群众“推”上访。二要抓排查,重化解。解决信访问题要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抓早就是要有问题及时发现。各级各部门要通过干部下访、领导接访以及召开民情分析会等方式,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排查问题,尤其要掌握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和隐患,切实做到“排查得出、发现得早、控制得住、解决得好”。抓小就是要抓初信初访。防止重复访,避免问题复杂化。形成越级访、重复访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把好初信初访关。初信初访是第一信号和征兆,处理不好,必然会引发重复访、越级访。所以,我们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质量,力求一次来访即息诉罢访。抓苗头就是要有问题及时解决。因为是苗头性问题,往往不容易引起重视。一些苗头性问题如果处置不当,就很容易演变成大问题、难问题。因此,我们要关注问题苗头,一旦发现,高度重视,及时解决。三要抓重点,讲方法。抓重点就是要抓住影响稳定,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进行重点解决。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在大事面前要把问题想细,把工作做细,把突破口选准。这方面工作做好了,再加上得力的指挥和得当的方法,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解不了的难题。在这点上就要求我们要严格按法律和政策办事,既不能随意打折扣,又不能随意开口子。讲方法就是要善于解决问题。要正确分析问题的性质,找准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重点或核心问题解决掉,其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同时,要宣传好政策,加强思想疏导。把解决问题同思想工作紧密结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降低思想工作难度,通过思想工作增强解决实际问题效果。做思想工作必须了解上访人的心理,比如怀疑心理,信上不信下;从众心理,信多不信少;攀比心理,信利不信理等等,只有掌握心理,才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要抓责任、建机制。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要强化第一责任人意识,切实做到重点案件领导亲自接待、协调、督查。其他党政班子成员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在抓好分管工作的同时,抓好分管领域的信访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层层分解目标管理责任,狠抓落实,形成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四、关于党建工作
2008年,全县各级党组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要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