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远程教育点、墙报等教育阵地,加大科技信息知识普及力度,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能力、科技致富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坚持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线来抓。一是发展壮大粮食经济。严格执行国家保护耕地政策,坚决制止全年性抛荒,努力减少季节性抛荒,千方百计保证粮食种植面积。坚决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确保补贴款足额如数发放到农户,切实提高广大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二是发展壮大劳务经济。扎实做好组织动员工作,摸清底子,制定计划,联系就业单位,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同时,在农忙季节组织互帮互助活动,帮助有困难的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抢种抢收,解决在外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三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通过引进、入股、合作等形式,积极兴办小林场、小农场、小果园、小型畜牧场等种养企业,地处城郊和交通沿线的村,还要想办法发展餐饮、住宿等服务性第三产业。通过多种形式,增加集体积累。同时,管好集体财产,加强财务管理,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四是发展壮大投资拉动型经济。抓住国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扶持力度,对通村公路补贴的机遇,切实加强以水、电、路、桥、校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通村公路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同时,多方筹集资金加快水利建设,使水毁河坝得到全面修复,病险水库彻底脱险,水利死角逐年减少,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配套完善。
(五)坚持把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来抓。一是大力实施科技兴农。以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为目标,以实施“优质专用良种”工程为突破口,大力推广良种繁育、无公害农产品培育、反季节蔬菜栽培、水产品精养、节水灌溉、农产品加工保鲜及贮藏等先进适用技术,全面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优质率,切实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通过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加快村小或联校的危房改造,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履行控流保学的责任,加大劝学力度,降低辍学率,巩固提高“普九”成果。三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建设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积极发展群众文化,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四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结合当地实际,利用农民已掌握的生产技术和技能开发扶贫项目,实施“造血工程”,着力抓好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智力建设,帮助贫困村民早日脱贫致富。五是努力扩大农村保障覆盖面。进一步规范民政优抚、五保供养、社会救济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保障工作,逐步建立农村特困群众的医疗救助制度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治、贫有所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突出五个重点》公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