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面加强源头参与,推动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和工会联席(联系)会议制度,在微观层面要抓好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与职代会三个要害环节,积极推行集体合同制度,着重抓好以工资为主要内容的集体协商,建立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治理制度。
建立健全矛盾调处机制。健全和完善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制度和机制,搞好劳动保障群众监督与行政监察的配合;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矛盾预警和疏导机制,积极配合党政妥善处理职工群体性事件,努力把劳动关系争议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建立健全权益保障机制。大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加大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工作的力度,加大工会帮扶中心工作力度,继续深入开展“金秋助学”、扶贫解困等活动;广泛开展“安康杯”竞赛等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督促企业落实好安全生产措施,切实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以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内容,切实做好工会维权工作,努力增强维权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为推动构建和谐矿区提供组织保证
工会要把推动和谐矿区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担负起责任,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工会队伍,确保和谐矿区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真正落实到工会的各项工作中去。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推动构建和谐矿区的本领。要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加强社会建设理论和社会政策的学习研究,不断提高激发职工创造活力、协调劳动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稳定的本领。创新工会干部治理机制,培养、选用熟悉矿区建设和治理的优秀干部,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工会工作者队伍,不断提高工会参与构建和谐矿区的水平。
二是密切联系员工,夯实和谐矿区建设的群众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大量工作同党的群众工作有密切联系,要求我们把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做得更好。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是工会组织的独特优势。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职工负责的精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职工,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带着深厚的感情和满腔的热情,关心职工的疾苦,反映职工的呼声,为职工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努力当好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扶人、第一监督人。只有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把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好,才能真正使“职工有困难找工会”落到实处,从而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构建和谐矿区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是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扩大视野,拓展工作思路,改进活动方式,把工会工作纳入到和谐矿区建设和治理的总体格局中。围绕和谐矿区建设的重大问题,按照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要求,积极建言献策,发挥应有作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善于协调内外关系,认真总结协调劳动关系的经验,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大胆探索、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工会
工作的机制、手段和途径,切实做到在推动构建和谐矿区建设中有更大的作为。同志们,构建和谐矿区任重而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矿党委的四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三个主动原则,团结动员广大员工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为早日实现原煤扩产800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